澄迈7名老人建广播站宣传禁毒 使4名青年主动戒毒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澄迈7老“战”毒品
澄迈7名老人组建“老人播音班”,每天宣传禁毒 4名吸毒人员主动戒毒,村子里再没出现新吸毒者
“可以了不?”
“可以了,开始播吧。”
每当村口广播里传出这个声音的时候,澄迈县长安墟新云村的村民们就知道,95岁的邱世兴老人马上就要开始广播禁毒知识了。
邱世兴不懂如何打开广播,每次他的学生邱崇雄打开广播时,他都要这样问一问。他的声音略显嘶哑,讲起话来两字一顿,有点像琼剧里的老生。
7名志趣相投的老人加入其中,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播音班”,每天宣传禁毒知识。两年来,在他们的影响下,4名吸毒者走上戒毒路,一名吸毒青年甚至重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毒品在村庄不再蔓延。
得知村里有36人吸毒感到心痛
“我不能让家乡变坏”
新云村委会位于澄迈县金江镇长安墟,是邱世兴的老家。这是整个长安墟的中心地带,人口流动大,人员复杂。老书记邱世斌说:“2013年的时候统计,整个新云村委会就有36人吸毒,有蔓延趋势。”
村委会前有块空地,甚至已经成了毒品交易的场所。“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有人开车到这里卖毒。”邱世斌说,“有一次,有村民就看到一辆车来回3次,运来毒品,卖给村里的青年。”
这让邱世斌很担忧,“一个人染上毒品全家就毁掉了。”村里一个叫阿福的年轻人。最初染上毒品时,邱世斌听群众反映便找到阿福的父母劝说。父母不信,阿福也强硬说:“我没吸毒。不信你带我去医院检查啊!”
过了一段时间,阿福花光了自己的钱便找家里要钱买毒,最后还把自己的小餐馆给转让了出去,原本好好的日子越过越坏。
如何教育村里的青年人,让他们不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成了邱世斌的一块心病。
邱世兴是澄迈瑞溪中学的退休教师,一直住在瑞溪。2013年5月,他回到新云村,听到邱世斌讲起这些,邱世兴“感到很痛心、难受”。
与家人相聚时,住村里的弟弟告诉他:“村里吸毒人员多,偷家里钱去买毒品,搞得家庭困难。有的吸毒仔甚至到处偷钱,偷东西,弄得村里一些人出去干活都不放心。”
“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的水最甜,我不能让我的家乡变坏。”是年已经93岁的邱世兴想起了“广播站”,“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事情都是靠广播宣传教育群众。以前村里就有,我要把这个利用起来。”
拿出退休工资建广播站
禁毒的声音传遍整个村庄
邱世兴来到新云村委会,找到了他的学生邱崇雄。
“建广播站?”邱崇雄有些惊讶,“我们没有场所,没有设备,怎么建得起广播站?”
邱世兴想了想说:“我来想办法。如果我能建好,你就来帮我。我要宣传禁毒知识。”
邱崇雄很受感动:“没想到老师都90多岁了,还能有这个心,要来帮助改善乡村面貌。”
随后,邱世兴给澄迈县文体局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愿望。他去找老书记邱世斌。邱世斌爽快答应,“建广播站,我以前都没想到,邱老一说,我就觉得可以做。”
他们在村委会后面,划出一块五六平方米的空地,计划搭建临时房屋。缺资金,邱世兴便四处化缘。金江镇政府、公安局、教育局、关工委……当时正值暑热,邱世兴戴着一顶灰色小帽,四处奔走。
最后,邱世兴自掏腰包拿出5000元。直到现在,老伴曾祥兰都不知道“有这样一笔钱”。村委会也拿出了5000元。一间小小的广播室就这样东拼西凑给建起来了。
寄出去的信有了回音,澄迈县文体局回话,“我们非常钦佩,无偿资助您一套广播器材,用于建设广播站。”
“那时候真的好开心。”邱世兴依然记得当时的喜悦,“以为不可能的事情,最终还是完成了。”邱崇雄也下定决心“跟着老师干”,主动承担起广播站的日常工作。
2013年11月14日,广播站正式成立,开始了第一次播音。邱世兴坐在广播话筒前,大声朗诵: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禁毒教育……
声音传递到了村庄的每个角落,染毒的村庄迎来了一阵清新。
“老人播音班”增加到7人
“我们的梦想是全村没有一个人吸毒”
刚开始广播站只有邱世兴、邱崇雄、邱世斌,要运行起来很困难。于是,他们计划“招人”。
邱世兴列出了“两类人员标准”,“一个是村委会负责人必须参加;第二是‘五老’。”
“村委会负责人参加,是因为广播站最终还是村委会的设施,因此必须参加。”邱世兴解释,“所谓的‘五老’则是:老革命、老军人、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这些人经过考验,有威信,人热心,信得过。”
80岁的退伍老军人邱世轩加入了。邱世轩最反感的就是吸毒,“这个危害最大,必须禁止。”邱世轩的两个侄子因为吸毒,最后弄得整个家庭都很糟糕,经常吵吵闹闹,儿子甚至跟父亲打架。
退休教师邱俊伦,今年90岁,喜欢读书看报。听说广播禁毒,欣然加入。每天看报时,他都会将关于“毒品危害”、“禁毒”的新闻剪下来,交给当天的播音员。
邱俊伦的儿媳妇刘秀珍,今年53岁,是广播站的唯一的女性成员。有时候,他们在村民宣传禁毒,碰到女的,刘秀珍就去做劝告宣传。
就这样,一个老人播音班正式组成了。他们分别是邱名杰、邱世兴、邱崇雄、刘秀珍、邱俊伦、邱世斌、邱世轩。
如今,新云村禁毒广播站每天3次固定播音。早晨7点到8点;中午11点到12点;下午17点30分到18点30分。七个人,每人值班一天。
邱世兴把广播站取名为“老人梦广播站”。“我们都是退休的人,年纪最大的95岁,最小的也是53岁。平均年龄超过70岁。”邱世兴说,“我们的梦想就是,全村没有一个人吸毒。”
2014年7月,邱世兴拿出5000元,前后两次请来瑞溪镇琼剧协会的演员们,到新云村委会唱琼剧宣传禁毒。当天,整个村委会前的操场上挤满了人,很多村民开始真正注意到这群老人带来的改变。
4名染毒青年受教育主动戒毒
村子里再没出现新吸毒人员
从广播站的播音中,大家知道了毒品的危害。邱世斌说:“广播站最大的作用的是在于让全村人提高了对毒品的警惕,广播站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逐渐地,村里吸毒的人少了。”新云村委会书记邱名杰说,“村里有4名染上毒品的年轻人,在此影响下,也向村干部和家里人表达了戒毒的承诺和决心。”
最明显的例子是阿福。在这群老人的引导、教育下,阿福最终戒掉毒瘾,把转让出去的餐馆收了回来,和妻子一起经营。如今,餐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都有很多在附近收购瓜菜的商贩过来吃饭,生意红火。
“现在片区内基本没有出现新的染上毒品的人,以前的一些吸毒人员,也在这群老人的引导下开始戒毒。”长安墟派出所所长莫青山说。
省公安厅原副厅长、现任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朱旭参观完老人梦广播站,不由赞叹,“自从禁毒广播站在新云村开办以来,村子里再没出现过新的吸毒人员;贩毒者不敢在当地活动,以往染毒的人员也主动开始戒毒。这都是靠这群老年人。”
为纪念即将到来的6·26国际禁毒日,“老人梦广播站”的7名老人已经开始筹划:“我们准备租两辆车,建立移动禁毒宣传站,将禁毒宣传送到新云村委会下辖的5个自然村去。一天不行,两天,每个村都要走到。”
“只要村里还有一个人吸毒,我们就要宣传。”邱世兴说,“我在一天就做一天,即使明天死了,我也愿意。”
□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 石祖波 /文 陈卫东
热门推荐
更多>- 一夜暴雨桥塌了蓝田500村民出行难 疑挖沙致垮塌 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更换玻璃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中国旅程“终点站”南京 山西大同一煤矿透水事故已致16人遇难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27℃ 成今年入春以来最暖一天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
- 高清:广东省东部地区遭冰雹大风袭击 网曝衡水二中教学楼全封闭如监狱 四川南充一中教学楼突发大火 深圳一地铁乘客晕倒引发踩踏 9人受伤 北京八大处:民间茶师傅秀炒制春茶 北京地铁2号线信号故障 致部分列车晚点
- 男女冒雨相亲 搭配衔杯传水增感情 成都一80吨砂石车爆胎翻倒压教练车 车中5人死3人 深圳一企业排污 致周边“血流成河” 路人冒充明星“闯入”北京电影节红毯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11日-17日 2015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