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五教授“拓印碉楼” 用艺术与世界遗产对话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拓印往往被认为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手段。在拓印的过程中,往往会留下经历时光洗礼的印记。
回归艺术
引导当代艺术“接地气”
王见认为,本次文化遗产的行走是对当代艺术的一次回归。“与古典艺术或现代艺术相比,当代艺术的本质就在于突破了个人的经验。”他表示,与传统艺术的“独乐乐”不同,当代艺术更加追求“众乐乐”,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然而,一些当代艺术家只是片面地模仿西方,却没有找到与民众接地气的话题。这不能不说是人们对当代艺术理解的一种偏差。”
艺术行为要与社会现实发生关联,开平碉楼就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社会话题。“当代艺术的概念经常用现成品进行创意加工创作,以此将观念传达给参与者,而碉楼本身就是很好的现成品,只是先前缺乏艺术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李喻军说。
突破经验、突破专业壁垒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在拓印碉楼的过程中,每一位艺术家都放下自己的艺术家身份,而广州美院的学生和普通职工都参与其中。每位参与者也都一视同仁,老师不会对学生提供任何指导。“大家都是一位普通的碉楼关注者。”王见补充道。
“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头。目前对开平文物建筑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王见认为,本次艺术活动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而拓印碉楼的行动也将继续进行下去,创作团队会对展览内容不断充实。对于“邀约碉楼”的下一步计划,李喻军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当代艺术行为一般是不可复制的,重复的行动会使行为的意义递减。”他希望,将来能组织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行动,关注开平侨乡文化的其他侧面,使碉楼背后的历史脉络得到更全面的展示。
热门推荐
更多>高清:广东省东部地区遭冰雹大风袭击
网曝衡水二中教学楼全封闭如监狱
四川南充一中教学楼突发大火
深圳一地铁乘客晕倒引发踩踏 9人受伤
北京八大处:民间茶师傅秀炒制春茶
北京地铁2号线信号故障 致部分列车晚点
男女冒雨相亲 搭配衔杯传水增感情
成都一80吨砂石车爆胎翻倒压教练车 车中5人死3人
深圳一企业排污 致周边“血流成河”
路人冒充明星“闯入”北京电影节红毯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11日-17日
2015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在京开幕
芦山地震重建:屋顶上的“LOVE”
天津实施全国首例儿童二次亲体肝移植 父母接力献肝救子
“华中第一高楼”封顶 情侣建设者楼顶浪漫求婚
内蒙古阿尔山惊现红色天空下泥雨
浙江温岭一工厂发生火灾 浓烟滚滚
北京沙尘暴后迎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