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广美五教授“拓印碉楼” 用艺术与世界遗产对话

南方日报杨逸 2015-04-21 10:33:29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拓印往往被认为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手段。在拓印的过程中,往往会留下经历时光洗礼的印记。

邀约碉楼

追问百年碉楼当代命运

在美术馆的二楼展厅,展出的是五位艺术家的独立作品,大部分都是“邀约碉楼”项目进行期间各自的写生作品,如丁松坚对乡间小路、十石村、高赞村等不同角度的油画写生创作,李喻军朦胧而诗意的《遗失的影像》系列作品。颇为有趣的是,李喻军的这组素描作品并没有出现碉楼的形象,却渲染出一种慢节奏的质感,反映作者对传统文化更为感性的认识。

“系列作品和碉楼还是有关联的。我们希望观众能将脚步放慢下来,去发现身边那些值得我们留恋的东西。”李喻军认为,回归古典诗意的情怀正是“邀约碉楼”带来的感悟。除写生之外,创作团队还对“邀约碉楼”活动进行了影像记录。

“这次行走最重要的是传达出我们的声音:艺术家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态度。”杨小桦希望活动能唤起民众对开平碉楼保护的重视。“碉楼无疑是中国近代建筑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当我们走近碉楼的时候,却感到这颗明珠仍未完全绽放它的光彩。”李喻军发现,不少碉楼被开发为旅游项目,但一些老房子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历史感。

“知道开平有碉楼的人很多,但多少人真正了解碉楼背后的故事?”行走在开平乡间的小路上,杨小桦脑海里都是这样的追问。冯原则将开平碉楼描述为“一系列自相矛盾的混合体”:它为国人所建,却是西洋建筑;它扎根故土,它的主人却漂泊异乡;它固若金汤,却被饰以雕梁画栋……碉楼背后的难解之谜如此引人入胜,人们却没有对它展开追问。

2007年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开平碉楼的命运曾走过蜿蜒曲折的道路。碉楼兴起于清末民初,是华工海外淘金热后回乡建筑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开平碉楼在上世纪50年代终止了它的建设,此后长年孤零零地耸立乡间。由于碉楼并不是真正的居住建筑,也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往往变成开发商眼中的“鸡肋”。

但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碉楼大有价值。冯原认为,华侨大规模兴建碉楼的自发行动,是中国民间主动进入近代化进程的典型案例。一百年后的今天,这场自发行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开平碉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表明它不再单单属于广东或开平,它属于全人类,成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

不过,碉楼在当地并未得到所有人的重视。李喻军发现,不少开平碉楼目前的建筑质量仍然良好,但许多村民宁可花钱建新房子,也不愿意对老房子加以维修。“不少碉楼的业主已经漂洋过海,再也没有回来过,看管房子的多数都是他们的亲戚或者佣人。”杨小桦认为,老房子背后的文化记忆需要加以抢救。

“碉楼从过去的‘鸡肋’到‘世界遗产’是观念上的进步,使人们转换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冯原希望,艺术家身体力行的呼吁,能让人们更深刻认识碉楼背后的文化内涵。

分享到6.79K
中东和平 欧元贬值
外资未大规模撤离:中国优势仍在 亚投行“首发阵容”有多强大
赵薇李小璐林志颖生财有道 明星副业响当当 麦当娜《名利场》封面集锦 30年演绎多种风情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