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首获“未来建筑”大奖 东大教授的“空中庭院”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东南大学教授郑炘
一层小楼的一层为参观展示区 设计成无顶的平台,种上植物后设计成庭院休闲区;三楼为私人休息区
中国江苏网4月20日讯近日,第14届未来建筑奖在法国戛纳揭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炘的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作品荣获“未来建筑奖”大奖,该作品同时还获得“新与旧”分项奖。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东南大学郑炘教授曾参与设计南京雨花台。
通讯员 翟梦杰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中国人首获“未来建筑”奖
未来建筑奖由国际著名建筑期刊英国《建筑评论》主办,以表彰当今世界范围内未建成但富于创意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
近日,评审委员会评出了2015年度“未来建筑奖”大奖1个,以及大型城市项目、文化再生项目、混合使用项目、办公建筑、新与旧项目、再生与总体规划、居住建筑等11个分项奖。
郑炘的作品斩获了唯一大奖,并获得“新与旧”单元的单项奖。设计过中国世博会丹麦馆的丹麦建筑事务所“BIG”报送的“曼哈顿U型城市改造”项目,获得了2015年“大型城市项目单项奖”。
据介绍,由《建筑评论》主办的“未来建筑”评选在业内享有盛誉,郑炘教授是首位获得该奖项年度大奖的中国建筑师。
改造不用模仿老建筑
郑炘教授笔下的“未来建筑”与科幻无关,与穿梭几百年的历史有关。“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市老城中部,郑炘介绍说,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81),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后来慢慢转变为当地文人和商人的居住聚集地。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运河常州段现存较为完整的街区,也是常州市最后一块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底蕴深厚,“深宅大院毗邻,流水人家相映,小巷深处幽幽”的风貌,是江南常州民居文化的缩影。
从1960年起,很多新工坊、多层住宅以及办公建筑“蚕食”了街区的部分地块。通过设计规划,郑炘教授摒弃了传统的模仿老建筑的改造方式。“街区内有旧时著名文人以及商人的住居建筑、戏台剧院以及商铺等,共有7处文保单位,1处控保单位,8处历史建筑。这些文物保护单位被完整保留了下来。我们在老建筑的周围设计新建筑。”
热门推荐
更多>男女冒雨相亲 搭配衔杯传水增感情
成都一80吨砂石车爆胎翻倒压教练车 车中5人死3人
深圳一企业排污 致周边“血流成河”
路人冒充明星“闯入”北京电影节红毯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11日-17日
2015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在京开幕
芦山地震重建:屋顶上的“LOVE”
天津实施全国首例儿童二次亲体肝移植 父母接力献肝救子
“华中第一高楼”封顶 情侣建设者楼顶浪漫求婚
内蒙古阿尔山惊现红色天空下泥雨
浙江温岭一工厂发生火灾 浓烟滚滚
北京沙尘暴后迎蓝天
沙尘暴突袭京城 市区能见度骤减
父亲为救子街头扮马让人骑:市民捐款无人骑
草根演员扮鬼子4年"死"6千次 曾遭游客殴打
七旬澳洲老太西安拜师学太极拳 坚持练习十五年
乐视超级手机首发 打造全明星阵容发布会
呼格案真凶赵志红今日二审 一审被判处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