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揭秘北京“工人大学”:帮打工者找尊严

作者:陈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2015-04-15 07:04:37

  改变不利现实,首先需要工人自身意识到

  4月的一个早上,教室里有些昏暗,阳光还没有照进来。学员们已早早坐在教室,等候讲师的到来。

  这堂课的讲师,是北京大学一名志愿者。他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带进课堂,试图让这些工人明白什么是商品、货币、价值、可变资本。

  一系列复杂的概念让学生们不知所措。但当志愿者提问“老板会用什么方式让你们多干活”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把工作时间定得很长”,“生产线上不让说话”,“把基本工资压得很低,让你不得不加班”……学生们开始分享自己的打工经历。

  志愿者很快在凸凹不平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加班看似多给你工资,但是你还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工资等于没变。”他解释道。

  像这样的“启蒙课”还有很多。

  在工人大学毕业一年以后,黄林峰仍然能记得吕途在上课时讲过的亲身经历。

  那时她在一家台资工厂体验工作,劳务派遣公司的人从来没有做过自我介绍,“随便是谁都可以吆喝我们”。到了车间以后,“车间主任挑人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集市上的商品,让别人看看新鲜不新鲜,形状合适不合适”,“工具只要能用就可以,只需要知道品种,没有具体的名字”。

  “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世界。”吕途总结。

  黄林峰深受启发。“以前在工厂里边管理者总是不喊我的名字,我都习以为常了,现在吕途老师说了,这是对我故意的贬低。”他说。

  毕业回到深圳后,黄林峰再次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

  这是一个他曾经无比厌恶的地方。“感觉自己不像个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想和旁边的人说说话,都不允许”。除了机械的手部动作,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心里唱歌给自己听。

  但现在,他不一样了。

  2014年年底,黄林峰希望辞去工厂工作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按照惯例,他首先需要车间主管开出辞工单,才可以办理后续手续。当时正值年底用人紧张之时,辞工单被主管扣着不发。

  “在工人大学那里我才知道,辞工单可以自己写。工厂说没有收到辞工单,我就用快递寄给他。”他回忆道。

  于是,他就越过车间主管,自己写好辞职单并用快递发给公司有关部门,顺利辞职。

  车间主管很生气,“都像你这样工厂还怎么开”?但黄林峰想着要把这个点子告诉更多工友。

  “现在的打工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家乡已经很难回去,待在城市里又必须不断地打工,很痛苦。”站在工人大学破败的教室外面,孙恒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是一个不利的现实,但改变它首先需要工人自身意识到,如果自身都不觉得有问题,就只能一直忍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