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企业技术理念带入职教课堂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在上海这个创新涌动之地,拓展师资培训网络,让更多教师走进行业、深入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升,已成为这座城市推进职教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回首过往,2011-2012年,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专门牵头开展《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及长效机制研究》课题,从2011年到2014年,市教委共派出近300名中职学校的教师赴德国、芬兰、澳大利亚进行海外研修,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名校长、名教师。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在企业一线实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帮助中职教师学习所教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企业与课堂“碰撞”,激发出多少优秀教师的创新火花,更为上海职业教育的未来,积淀着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除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也包括教给他们一技之长,传授真正能帮助他们在岗位上立足成才的技能”,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岗位上能用的技能,那么教师就必须先了解并掌握企业当下生产工艺,甚至是未来可能需要的技能。
这就需要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从一线实践中收货切身体会,并通过教学研究实现课堂转化,提升职业教育品质,最终让学生受益。
在《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行动计划(2011—2015)》的大框架下,2013年,本市启动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工作。首批来自35所学校的81名中职教师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企业实践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上海职业教育中,课堂与行业前沿、企业实践融合日益紧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一代的能工巧匠。
正如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说的,企业实践,让中职教师迈向了更高台阶。那究竟带来了怎样的观念碰撞,翻转出怎样的课堂,又在企业中留下了什么?故事,有许多。
创新型企业实践培训模式初步形成为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效性和长效机制,创新和完善职教师资培训制度,上海通过课题研究,总结了三种创新性企业实践培训模式。其一是学校主导“基于产教结合”的培训模式,即将企业项目或产品作为载体,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生产、研发、营销或服务等任务,促进学校形成一支在相关产业、专业技术领域与企业需求接轨的专业核心团队;其二是发挥职教集团综合优势的培训模式,即依托职教集团,将学校、企业同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各个关节有机连接,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共长”的培训模式;其三是基地主导的“双师流动站”培训模式,即以单位作为流动站平台,来自合作单位、派出学校、企业的专家共同构建成教师企业实践导师团,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企业实践培训目标。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企业实践基地注重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知识与技术能力要求,培训内容和方式围绕企业生产概况,业务流程介绍,典型岗位实践操作或见习,企业关键核心技能等,通过企业业务讲座、操作模拟、岗位实践、项目体验交流等方式,更多地将应用到培训过程中,同时能针对教师的专业实践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培训,从而改进培训效果。
“我更切实体会到了农场工作的艰辛,以及实操过程中细节的重要性,这些经验,书本上学不来”上海市农业学校的年轻教师韩菲菲,有了两个新“课堂”。在光明集团下属的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的两个月实践,她发现,工厂的生产和操作,都趋向专业化,每个工人都只负责一项任务。比如育苗的全自动化操作,其中不仅包括了放基质、压实、放种子、浇水等,全部操控机械自动完成。“在实际岗位上,可能知识宽度是有限的,但都需要一定深度,今后,我也会加强在这方面的教学。”
而在奉贤区农科院,小韩老师参观实践了用机器收割鸡毛菜的全过程。在那里农业技术专家郝经理向她展示了播种、收割的各种器械,如何才是精准高效收割的关键?何种情况下用人力收割可能效率更高?娓娓道来。她更加意识到,中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她所在的农业学校培养的不是简单的农民,而是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才,在教学中,一定要紧跟时代新技术,才能不被淘汰。
“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王云枫进入企业财务岗位实践,担任财务顾问,平时自己教的,如今成了每天干的,越发深深感悟企业中财务人员的岗位要求,因为财务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济核算。
王老师在职业素养要求方面感触颇深。她所在的企业,每天的晨会都会列举每个人当天、当周,甚至当月的工作任务,并列出时间节点,当天事情必须当天完成,哪怕加班加点,这些都是工作责任要求的体现。她说,“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细心、耐心、责任心至关重要,而其中后者更是对待工作全局把握所必须的,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将这份感受传递给更多学生”。
上海市交通学校的吴颖杰老师看来,专业教育不仅为“就业”,更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外贸企业实践过程中,他认真对待每一票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及时梳理各项单证,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课堂。比如,他发现,一张单证无法在电脑屏幕上完整显示,这就不适合采用PPT的展示方式,而可采用另一种软件制作成网页版,进行滑动显示。在开发学生喜欢的授课媒体形式上,他走得更远。上海市教委牵头开办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现代教学媒体开发”培训项目,成了他汲取养料的上佳平台,在这里获得的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从此,将不再纸上谈兵一组数据令人欣喜:中职教师下企业培训,本市从2013年夏天开展至今,连续两年,已遴选14个上海乃至全国的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基地,派遣197名中职教师作为学员,开展2-6个月的专业实践培训,收到了各方满意的效果。上海率先开展这一工作,其标准和力度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据悉,2015年起,市教委与市人社局联手还将共同认定上汽集团、上港集团、锦江国际、上海电气、江南造船等一大大批知名企业作为上海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为中职教师量身定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方案。
“从此,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原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校长张云生这样总结。在他看来,今天的中职校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很高,高学历决定了他们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然而这一有利条件若不经常进修更新,就会滞后。不少年轻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职教讲台。应该形成共识的是,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在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学科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这才是中职教师资深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值得关注的是,由此带来的创新课堂,为上海职教发展注入满满活力。
搜集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是很多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最最用心的地方。很多学员都深有感触,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现状。通过对案例的提炼和整理,结合课程目标和要求应用到课堂中,课堂将不再干瘪无味,丰满的企业元素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的学员对企业案例做了详细的收集和整理,准备编撰校本教材辅助课堂教学;有的学员经企业同意,将相关的企业培训资料整理后归入学校的网络资源库,作为专业教师教学研究的共享资源;有的学员结合自己的个人特长,以漫画的形式记录下了实践场所的典型画面,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上海市曹杨职校技术学校“仓库保管员”课程蔡美好老师,对自己课堂的“改革”,令人印象深刻。故事要从去年说起。蔡老师是一名有着13年教龄的资深老师,专业教学中一直挺自信,学生成绩也不错。由于从没在企业呆过,内心深处常有疑问:我教的东西,在学生未来工作中,多少能派上用场?我还能教些什么?企业最看重学生怎样的素质?去年下企业实践的几个月,她找到了答案。
蔡老师发现,学生在校学习的仓库管理理论等,基本都与企业实际接轨,但由于没有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上可能会“吃亏”。怎么办?现代物流实训室投资巨大,也非短期内可成,而立足于实际,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元素,充分利用好企业搜集到的教学资源,成为了她的大胆探索。例如,在做进仓单实训时,在学生熟练掌握入库单证填写的基础上,把纸质进仓单与现代物流企业使用的信息化仓库管理系统各页面进行比对,让学生自己去找,纸质进仓单的每一项,应该填写在信息系统的哪个空格。又如,以前讲现代物流设备时,由于没有条件,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无线手持终端等硬件设备,学生只能看图片操作,有了企业实践,蔡老师收集到电子标签拣货流程和各类操作规范,可以为学生进行直观性形象地介绍。“这样,对设备的了解,可是从 ‘面子’ 到 ‘里子’ 啊”,她笑着说。
对上海电子工业学校的年轻老师张帆而言,下企业实践最大的收获,在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事件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理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更多地体现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他认为,在专业教学中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还有有“师傅”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内容有意识的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他举例。企业文化里常有一句口号“质量就是生命”,“零缺陷”是管理现代企业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中,“零缺陷”意识也应着重培养。比如,在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万用表的使用是必修内容,测量电压或电流时,若量程选择错误,轻则出现数据测量不准确的结果,重则引起电器短路后果,造成人身伤害。专业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通过一个个现实企业实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细小差错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严重后果,在教学前端就不断强化“零缺陷”意识。校企联合,产学结合,资源联动百联集团、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世图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永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4家教师实践基地不仅仅是老师的“课堂”,更成为校企联合、产学结合的新平台,新网络。在这里,上海高水平技能教学资源流成一湖活水。
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与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结对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对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基地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采取“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践基地搭建“规模大、技术高、管理严”的实践平台,让学员亲身感受真实的生产场景。基地精心选取的大项目,旨在通过“规模大”,如上海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30亿,给学员提供了解、学习超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过程的机会;通过“技术高”,如大中里综合发展项目,给学员提供了解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通过“管理严”,如黄浦江E18项目,给学员提供熟悉建筑施工组织方案的重要性。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实践基地为保障学员学有所获,集团严格把控带教师傅选拔推荐关,从集团总部到二级、三级公司再到带教师傅个人,将做好此次培训工作的责任进行逐级逐层分解,建立责任到人制度,由带教师傅承担学员培训和管理的最终责任,激发和加强了带教师傅带好教、管到位的责任感,他们为每位学员配备了至少1名一线优秀的管理和业务精英作为带教和指导师傅,通过一一结对的形式加强对学员的指导和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在提供优质环境的同时,教师也为企业留下了许多。通过企业实践培训,教师与企业增进了相互的了解。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杜赟老师,2013年参加完上海建工集团实践培训后,紧紧牵起校企合作的纽带,在企业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带教师傅合作,共同开发完成《装饰施工技术教材》。在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教师结合自身的EXCEL报表专长,帮助服务器协调部门设计数据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在百联集团,教师对如何根据集团标准完善督导提出建议,对集团服务培训宣传片的拍摄角度及后期制作提出意见,均被企业采纳并受到企业称赞。在建工集团,教师主动帮助企业完善工地质量检查表,被企业采纳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企业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了解了中职学校的基本情况及专业教学特色,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学校参与企业生产研究。如上海市建工集团邀请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参与迪斯尼建设项目,帮助企业分析研究水泥仿石、仿木技术的塑性及上色技巧,在之后的迪斯尼建设中,负责项目施工团队的技术及艺术指导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等校企双方在企业实践培训后都在酝酿新的校企合作内容及形式。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印象深刻,企业作为基地,在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跟班辅导,同时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不仅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更强化了专业与市场的结合与交流。在这样的合作基础上,他更期待学校主动到企业中寻找课题,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以课题为纽带,促进产学结合,形成知识、能力、技术、教学多方共赢。
正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宁所言,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需要不断强化依托产业链办专业的理念,让专业教学内容围着生产转,让老师更多地深入一线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新技术走向,深化产教改革是必经之路。尽快培养一支既擅长教学,又具备一定实际生产经验的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团队,是职教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
而教师企业培训,根植于企业生产服务的现场,服务于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三赢——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完善获得启迪;校企牵起合作之线;企业实现社会价值,更添专业助力……而所有者系,最终必将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每一个课堂的创新,每一个基地的完善,形成合力,惠及上海中职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令职教改革向纵深推进,更添底气。相关链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行动计划(2011—2015)(摘要)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补充机制不断完善,到2015年,生师比达到141,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比例逐年提升,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5%,专业教师数达到专任教师数的55%,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总量的30%。
建立新教师专项培训制度。加强新教师专项培训工作,着重进行职业教育理念、师德素养、岗位核心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新教师上岗前应参加市级专项培训,发挥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以及高校、行业企业和教科研机构的积极作用,以顶岗实习、合作项目和专题培训等形式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新教师。各中职校要制定和落实新教师上岗培训计划,通过师徒制、导师制和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培训。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校行业企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工作,逐年增加资助名额,加大资助力度,到2015年,行业企业特聘兼职教师达到600人。要鼓励引导学校积极吸引专业急需的行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加强和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有效补充和改善中职校专业教师的数量和结构。
热门推荐
更多>- 大卫·霍克尼北大讲座 场面火爆临时加直播分场 世界钢管舞锦标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 “新疆人的一天·伊犁”篇活动正式启动 山东聊城:大“战”水草 沪昆高铁贵州至湖南段联调联试成功(高清组图) 北京鸟巢附近一法拉利与兰博基尼隧道内飙车相撞
- 宜川:1700余名考生操场考试 随光照改变座位方向 探访云南“小人国” 南宁现 “屋坚强”立路中致道路无法修整 北京持续雾霾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4日—10日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南京:超大性感“芭蒂娃娃”惊艳亮相 沈阳怪坡东北虎园东北虎一胎产5仔 福建全力处置古雷石化大火 小区建筑工地旁的“火山口” 广西17岁少年辍学打工救弟 河北献县发现一座反映唐代人富足生活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