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助农新常态:下基层说走就走 农林户引进课堂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虽然已连续四年跟随高校专家教授走基层、助春耕,但在今年助春耕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很多新变化:有的专家下基层更频繁,并致力于把高校的研究成果变为农民致富的“法宝”;有的专家则在学校认真备课,希望把我省更多农户、林户变为“农林高端人才”。动静相宜,成为我省高校助农的“新常态”。
在绥化学院,记者本来要采访该校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张腾霄老师在食用菌技术上的新进展,可采访刚开始,他就接了一个电话,随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得去村里一趟,有个农户种植食用菌出了点儿问题,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
记者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有点意外,可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却只是笑着说,“这种‘说走就走的助农’,是专家助春耕的‘新常态’。”
记者跟随张腾霄老师坐客车来到绥化市北林区七家子屯,刚下车,一个男人就一把抓住了张老师,二话不说,拉着他就跑。张腾霄叫道:“老许,你别着急,慢点儿跑别摔了,我人都来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老许是当地的农民,他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这两天种植的木耳生长情况很不好,担心会有巨大的损失。张腾霄帮他检查了菌袋,原来是在装袋灭菌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后,张腾霄告诉老许,因为发现处理得早,损失能够补回来。一听这话,老许一直紧绷的脸才露出笑容。
“我就是听了张老师的话,才发家致富的!”轻松下来的老许和记者唠起了家常。2012年开始,他利用张腾霄的“黑木耳菌糠栽培金针菇、蟹味菇”技术开始从事食用菌种植,两年来产值达20余万元,成为村里第一批靠种食用菌致富的农户。其实,老许只是众多受益者之一,记者和张腾霄走在七家子屯的路上时,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男女老少谁见到他,都会来和他打个招呼。原来,这几年张腾霄先后深入绥化市北林区东兴红旗七委(七家子屯)、民主村,庆安县民乐乡、欢胜乡、丰收乡等地,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并在东兴红旗七委七家子屯建立技术推广服务基地,农户在他的指导下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还带动了当地的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问张腾霄,总往基层跑,不怕耽误自己出科研成果吗?他笑着回答,“科研成果不是给别人看的,只有积极转化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才有价值。我来自农村,知道农民需要啥。我希望用自己所学,让农民都富起来。”
和张腾霄不同,东北林业大学张国财教授今年寒假下基层的次数少了一些,空闲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他告诉记者,他要好好备课,因为开学后,他要给来自我省多个林场的一线员工讲“在职”硕士课程。他说,“下乡助农可以为农民解决一时的技术难题,要想让林户、农户从根本上不为技术‘闹心’,高校就必须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高端人才’,让他们成为专家的‘代言人’、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这理应是高校助农的‘新常态’。”
一提到“在职”硕士,就让人觉得是“混”学历的,不过记者在东北林业大学却少见这样的情况。一位36岁的学生给记者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林场技术员,工作挺忙,有一次我没请假‘逃’课了,结果下一周上完课后,教授硬是把我叫到家里补课,明确告诉我,要是再敢逃课就扣分,可能毕不了业。那以后,再没敢缺课。”研究生院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东北林业大学的“在职”硕士,半数以上来自东北国有林区、黑龙江农垦系统以及农林企业、事业单位,他们肩负着建设绿色龙江、生态龙江的职责,肩负着带领林区职工经济转型、创收增收的重任,所以学校对他们的培养和全日制硕士生的要求一样严格。
不过张国财教授告诉记者,除了有严格的制度,对于“在职”硕士,学校也有人性化的管理。“林业发展需要林学科学工作者,也需要大量的林业技术和服务林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张国财说,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着很重的本职工作要做,林学院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实行学分制和循环授课的方式,帮助研究生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林业技能,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从而满足基层林业的发展需求。
热门推荐
更多>- 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即将对外开放 山东聊城:斗彩蛋 迎清明 故宫大高玄殿修缮工程开工 北京:亲子阅读迎“国际儿童图书日” 丁俊晖5-1胜马克·戴维斯 赛后发布会简短庆生 四川卧龙利用野外红外相机首次拍到雪豹母子影像
- 百态:村里的“时尚青年” 杭州路面塌陷 大坑占近全部车道 乌鲁木齐大雪纷飞30小时 重回“冬季模式” 无锡:樱花烂漫正当时 首批也门撤侨飞抵北京 浙江一老板耗时3月自制6米高“汽车人”
- 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完成主体修复 青海:巨型沙尘暴来袭 如现实版星际穿越 北京朝阳大悦城附近一家居市场坍塌 “阳光动力2号”凌晨飞抵重庆 贵州贵阳:晴暖天气校园晒衣成风景 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上海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