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市:点亮城市文明的梦想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甘肃金昌市:点亮城市文明的梦想](../../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401/00221910abe91685fcc72f.jpg)
![甘肃金昌市:点亮城市文明的梦想](../../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401/00221910abe91685fceb30.jpg)
![甘肃金昌市:点亮城市文明的梦想](../../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401/00221910abe91685fd0a31.jpg)
“金昌,每天不一样!”去年新鲜出炉的这句金昌城市口号,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金昌的惊艳蝶变。翻开新一轮发展史册的甘肃省金昌市,将以更加浓墨重彩的笔触,书写文明筑城记。
今年2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甘肃省金昌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甘肃省国家级文明城市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有“祖国镍都”之称的金昌市正式成为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
“化繁为简”创建和谐软实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30载矢志不渝,文明建设早已融会在金昌发展脉络中,成为一种城市自觉。
梳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发展命题,寻觅求解答案,“文明”两字跃然而出。文明,堪称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研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20多项测评指标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检阅。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单纯去争荣誉拿牌子,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创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提升金昌发展软实力,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金昌市委书记吴明明告诉记者。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建设文明城市,将金昌市民的万千频率调至同一频率。同频共振中,大家共建共享着这座城市的幸福与美好。
基于这样高度的认识,历届金昌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来传承,一届接着一届干,锲而不舍抓创建。金昌市每年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每年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长靠前指挥,亲自动员部署,不断完善创建思路,充实创建力量,强化创建措施,确保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变化。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向一切不文明现象宣战。金昌市掀起治庸问责“金昌风暴”以来,金昌市每年根据市民呼声确定突出问题,由分管市领导、责任单位“一把手”公开承诺整改,就践诺情况接受市民考问,一批难点问题被攻克的同时,政治文明新风在树立。通过日常明察暗访、市民投诉等渠道查找出来的更多问题,第一时间传达到责任单位,督促限期整改,严格追责问责。
虚功实做,直面“搞形式主义”的质疑,当必要的形式在坚持中演变为自觉的习惯,形式就有了坚实的内涵支撑。在全市各主要路口,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劝导市民文明过马路。一位负责值守路口的志愿者体会深刻:“起初我们常被别人呛声‘管闲事’,现在不仅乱穿马路的现象少了,还经常有人帮我们劝说不守规矩的行人。”
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主动投身到创建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谱写了创建活动的动人篇章,文明之花在金昌大地竞相绽放。目前,全市90%以上的各级各类集体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区)级文明单位(行业),94%的社区建成县(区)级以上文明社区,86%的村镇建成县(区)级以上文明村镇。
构建生态屏障、坚守生态“底线”
春风吹拂处,新绿绽枝头。春暖花开时节,无论在市区金水湖景区、北部绿色长廊,还是城市新区,金昌处处都涌动着播绿人的身影。
金昌市地处戈壁荒漠,风沙大,植被少,自然环境严酷。在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实施了金川公园、金川科技广场、金水湖景区、长泰园、龙泉景观带、新华路中段景观带、北部防护林、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龙首湖景区、紫金花卉种植基地等一大批重点景区绿化工程,形成了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格局。近几年,全市绿化投资超过7亿元,增加园林绿地面积168公顷,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96%和36.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7平方米,呈现出“半城楼宇半城绿”的秀美景色。
一场洗涤灵魂、提升自我的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迅速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宜居新金昌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祖国的镍都”、“难得的金娃娃”,这座只有30多年历史的戈壁新城、“西部明珠”,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一度让金昌人无比自豪。但地处戈壁荒漠,干旱缺水,自然生态十分脆弱,再加之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以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其相关化工产品加工为主导,产生了大量的烟气、粉尘、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多年来,靠着全市人民的孜孜以求和历届班子的接力赛跑,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十大碧水蓝天”工程,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热门推荐
更多>首批也门撤侨飞抵北京
浙江一老板耗时3月自制6米高“汽车人”
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完成主体修复
青海:巨型沙尘暴来袭 如现实版星际穿越
北京朝阳大悦城附近一家居市场坍塌
“阳光动力2号”凌晨飞抵重庆
贵州贵阳:晴暖天气校园晒衣成风景
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上海落幕
湖南张家界:“蜘蛛侠”1400米悬崖绝壁上捡垃圾 引游客围观
山东青岛频现雾锁全城景观
南京鸡鸣古刹樱花盛开 “赏樱大军”挤爆整条道
北京男子用“肉卷鲜花”求婚成功
非遗进校园 千名藏族学生展演果谐课间操
安徽滁州:山寨版“狮身人面像”成旅游热点
北京水立方熄灯迎“地球一小时”
山西太原招聘会应聘者排长龙 场面似春运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3月21日—27日
花滑世锦赛双人滑:隋文静/韩聪夺银 庞清/佟健摘铜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310/0023ae72898c1668d48c0c.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223/0023ae72898c165562f6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