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材9月进高中课堂,高考语文比重增加,你怎么看?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深圳市文汇中学办公室主任助理余斌也认为,这是唤起即将挑起中国社会大梁的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各种思想充斥着学生们的价值观,而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却被渐渐淡忘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本来就是语文学科必学的一部分,这是不能丢掉的。”他说。
虽然教师和教学专家都对该政策进行大力称赞,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一政策实施的担忧。首当其冲的便是学生课业压力的加重。深圳某高中高三语文教师表示,对于《论语》、《大学》等内容的学习,可以在课外学习中加以倡导,没有必要单独加入课堂,增加孩子的课业压力,造成他们的焦虑。
深圳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臣之也表示,学生的基本承受力是有限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材要遵循规律,学习方法要科学,同时要考虑学生承受力。
学校应对
市二高下学期正式开讲国学
面对今年秋季即将进高中课堂的国学教材,肩扛2016年高考可能添加到语文试卷中的压力,我市各大学校均表示有妙招应对。各校将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讲授。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下学期正式开始国学内容进课堂。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李罕告诉记者,面对国学课程,该校将在暑假组织语文教师学习、培训、研究,下学期将正式开设课程。在日常学习中,将在晨会上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本周一晨会历史老师程东宇讲的《感悟清明》,介绍了寒食节、清明节及相关的传说、风俗、诗文等等。同时在高一年级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作为书法课。期中和期末考试,文科科目(语、政、史、地)均拿出5分作为书写分,计入总成绩。
另一方面语文课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教材上,学校将选修课本《唐诗宋词元散曲》《论语选读》《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作为必修;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多用典籍素材,写有文化底蕴和传承的文章。
热门推荐
更多>- 首批也门撤侨飞抵北京 浙江一老板耗时3月自制6米高“汽车人” 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完成主体修复 青海:巨型沙尘暴来袭 如现实版星际穿越 北京朝阳大悦城附近一家居市场坍塌 “阳光动力2号”凌晨飞抵重庆
- 贵州贵阳:晴暖天气校园晒衣成风景 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上海落幕 湖南张家界:“蜘蛛侠”1400米悬崖绝壁上捡垃圾 引游客围观 山东青岛频现雾锁全城景观 南京鸡鸣古刹樱花盛开 “赏樱大军”挤爆整条道 北京男子用“肉卷鲜花”求婚成功
- 非遗进校园 千名藏族学生展演果谐课间操 安徽滁州:山寨版“狮身人面像”成旅游热点 北京水立方熄灯迎“地球一小时” 山西太原招聘会应聘者排长龙 场面似春运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3月21日—27日 花滑世锦赛双人滑:隋文静/韩聪夺银 庞清/佟健摘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