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国51家单位签约推广“三并联”模式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1月29日下午,由四川省工商联主办的“三并联”促进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通报了2014年“三并联”工作推广情况。全国51家单位与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四川省并联评价评审促进会和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推广“三并联”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三并联”是指并联评价、并联评审、并联审批,即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并联评价组完成原来需要多个技术机构分别逐项完成的评价评估;通过一场并联评审会取代传统的多场评审会;通过一个中心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同步审批,取代传统的按顺序逐项审批。该模式由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提出。
2014年,全国首个“并联评审”专家库建立;四川省并联评价评审促进会申报的三项“并联评价”标准获得立项;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成立,“三并联”博士宣讲团到四川各地市州进行了宣讲;雅安市天全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正式签订深入推进“三并联”战略合作协议。这一系列重要事件有力地推动了“三并联”模式的发展、完善和推广。
会上,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管委会等来自全国51家单位与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四川省并联评价评审促进会和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推广“三并联”战略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了“三并联”在全国的推广。
“我们与全国51家单位签订《推广‘三并联’战略合作协议》,主要是为了适应政府行政审批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广‘三并联’服务模式,实现公开公正、简单高效、全面科学、统筹节省,为建设项目搭乘“一站式”快捷服务,促成建设项目科学上马、快速落地。” 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主任、四川省并联评价评审促进会会长潘祖高说道。
根据协议,签约双方本着“平等、公开、公正、透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合作原则,在遵循国家及地方现行行政审批制度要求下,同时遵循市场原则, 积极推广“三并联”模式。双方每年不定期举行不少于1次工作联系会议,讨论相关工作。
潘祖高表示,“三并联”模式是促成建设项目科学上马、快速落地的一大创举。该模式在符合国家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原则和要求下,推进了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在简化审核内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 李渝 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