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新常态” 高原特色农业“重塑”硬实力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野生菌
巧作“附加值”好文章
云南具有地理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尽管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由于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缺少优势突出的“全科产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结构不完整,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
“比如把土豆洗干净了就装箱卖了,接下来再进一步加工的可能就是把农产品切割一下,比如把土豆切成片或者粒来卖;更深一层次的就是把农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提取、萃取一下,或者压成粉末来销售。”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龚加顺说。
迪庆地处云南西北部,海拔较高,高原特色农产品也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
“因为迪庆是立体气候,因此所呈现的生物资源,包括特色产品与其他地方也不一样。”省人大代表、迪庆州委副书记、州长黄政红说。
黄政红认为,迪庆在高原特色农产品方面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迪庆的高特农业产品讲究‘高、精、细’,但是量不大,比如虫草等高山药材,还有以松茸为代表的各种菌类,这些都是非常环保、生态有机的食品,但是它的产量并不多。”黄政红说。
对此,云南易门丛山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勇表示,云南有很多特色的农产品,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云南的很多土特产品都缺乏精深加工。云南省农科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万林则认为,云南农产品由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容易被模仿,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
“比如青稞,它有很好的营养成分,对人的身体很好,但是目前对它的利用还相对粗放,下一步我们要在这方面深挖,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在这方面,迪庆的农产品是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价值的。”黄政红说。
对此,黄政红也认为,迪庆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虫草、松茸等相对稀少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李云锁认为,企业也要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把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产品的产业附加值、深加工上做文章。
唱好品牌“特色戏”
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据了解,我国品牌农业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截至2013年,我国农产品注册商标已达125万件,但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产品品牌还不多,不少品牌还停留在局部地区,跨省区的品牌不多,国际知名品牌更少。尤其是品牌农业的思想体系尚未建立,农业品牌制度体系尚未健全,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农产品公用品牌资源还不能得到很好地整合,代表国家形象的农产品品牌不多。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左停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云南美丽乡村”高峰论坛上表示,农业多样性,既是云南农业发展的名片,也是云南农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云南应该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的品质与内涵。
“德宏是云南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州市之一,生态环境非常好,如何利用好这个生态优势,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今后逐步要推进的一项工作。”省人大代表、德宏州委书记、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俊强说。
王俊强表示,要进一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德宏除了主打“生态牌”以外,德宏首先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如咖啡、澳洲坚果、茶叶等,同时还要培育一些新的高原特色农业的新的增长点。
“比如养殖业,德宏的生态非常好,如何在传统养殖业基础上突出生态,我们提出了生态牧业的概念。”王俊强说,“一方面使畜牧产品能就地加工,延长它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方面利用绿色生态的特点,打造我们的绿色产品。”
王俊强认为,在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同时,还能衍生出一些其他的“大服务类”产品。
“除了流通,还能衍生出为农业产业服务的一些上端的服务业,比如牧草,饲料、疾病防控、金融等,所以要做足文章,而不仅仅把农业看成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只有产业链延长,才能真正的将农业产业优势发挥到极致。”王俊强说。
相关报道
- “两会”建言:改变云南民族文艺后继乏人的局面
- 云南昆明撤销刘汉“昆明市荣誉市民”称号
- 云南电网情系灾区温暖过冬
- 云南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让民房“硬”起来
- 今年云南省失业保险金平均上调15%
- 云南省去年实际到位外资同比增长7.6%
- 2014年云南省外来投资总量首次突破5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