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皖青年书法家杨文浏的书法理论拓展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皖青年书法家杨文浏的书法理论拓展
安徽青年书法家杨文浏。

杨文浏,男,1971年生,系安徽长丰人,笔名闻榴、点墨,号沉璧斋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安徽省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篆书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全国百名书法家争霸赛大奖,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称号、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最高奖、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最高奖、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展最高奖、全国首届行书展提名奖、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谁是“高手—全国百名书法家争霸赛”二等奖、王羲之故居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金奖、鸿蒙杯”“ 三国文化名家书画大赛金奖等;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全国三届行草展、全国首届篆书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等20余次;《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文艺家》等曾专版介绍其艺术成就,中国书法家论坛、中国书法网等大型网站先后做重点推介。先后于合肥亚明艺术馆、河南洛阳白马寺、山东临沂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三年一大淹,每年都被淹,我的乡亲们曾经是长丰地区每年救济、捐助的对象。” 杨文浏说道,“那里水患频仍,就在那个经常洪水肆虐的瓦埠湖畔,就在那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承载着我童年、少年的许多往事,放牛、割草、拾柴、逮鱼……”可能许多人不会想到,如今的书法名家杨文浏是出生在一个与书法、甚至与文化毫无关联的地方,一个曾经被人们称为“安徽省长丰县西北利亚”的湾区。“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文盲,他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若讲到艺术基因遗传的话,只有我文盲的母亲是我们村唯一一位可以为枕头或孩子肚兜画花的师傅。”杨文浏回忆着当初学书的经历,其实是从学习硬笔书法开始的,从十几岁读师范时,每天都练习毛笔,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硬笔书法上。那时的杨文浏家里穷,学校条件也有限,买不起宣纸、毛笔,加上那些年硬笔书法盛行,他便一门心思练起了硬笔书法。当时的杨文浏书法水平位列班级三甲,三年级时就获得了安徽省青少年书法大赛青年组三等奖。

毕业后,杨文浏分配到家乡的乡村小学,闲暇时间仍以练硬笔为主。九几年参加了在杭州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获得了协会主办的六届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后来得到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的青睐,当选为安徽省硬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6年,杨文浏从乡村小学调入镇中心小学,各方面环境都有所改观。这时的杨文浏有了自己的一间小书房。“开始写什么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米芾、苏东坡写过较长时间,但好像那时易急躁,好换帖,而且写得相当难受,老临不像,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杨文浏说道,这样的情形起码持续了三四年,感觉很迷茫。 “还记得是一个冬日,在那个不大的煤城一隅蜗居的梁启忠老师,用他那温文尔雅的语调向我娓娓叙说着他所理解的书法技法、书法文化、传统文化,他给我作用笔示范,告诉我临帖对笔和纸的要求,并送给我几支颇为称心的狼毫。”1999年,杨文浏在淮南方庆俊的引荐下结识了梁启忠老师,为他学习书法打开了一扇敞亮的窗户。

“那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开始认真临习王羲之的《怀仁和尚集王羲之圣教序》,书房靠窗是土木匠弟弟打制的简易书案,没有专业、高档的文房百器,有的是一腔激情,满心梦想。”从晨曦临窗到星斗满天,时光不知不觉在指缝间流淌,书法带给杨文浏的是一种享受,填充着他的生活。

2002年,在梁启忠老师的鼓励下,杨文浏开始给国展投稿,一次次的挫折,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失落的那段时间,他认真研读国展作品集,并且加强与书友的交流,积极参加以梁启忠老师为核心的“相约淮上”书法群体。经过两年的调整、充实、提高,杨文浏渐渐对书法的用笔、结字和形式有所体悟。

“2004年底,我的一幅颇费心思的小字楹联作品侥幸入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而后又入展邓小平全国书法展。”那个年底,杨文浏去了河南郑州和周口,认真地看了首届青年书法展和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对书法、当代书法、展览书法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亦见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家和书法作者。

杨文浏继续学习二王、赵孟頫,沿着帖学一脉往前走。2006年,他的一幅行书册页获全国首届行书展提名奖,一幅行书册页获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书法大赛最高奖。“那一年,我不仅具备了申报中国书协的条件,而且习书信心大增。”次年,杨文浏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并且从学校调入县党史研究室工作。

此后,杨文浏的学书目标不期然发生了变化,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宋克楷书、章草,拼命临习;一段时间迷上北碑,从网上下载,反复揣摩。一次在北京琉璃厂看见《东魏高慈妻赵夫人墓志》,他喜欢得不得了,写了不下半年,之后迷上甲骨、金文的意味和书写性,临习不辍。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我较重视对书法理论的涉猎。”杨文浏说道,曾买下湖南美术出版社的全套书论,边研读边消化、思考、实践,从中借鉴、获益良多。多年来,他坚持读完《中国历代书论选》,并将自己时而产生的想法与思考付诸文字,随感、杂文、论文等等,这些文章先后刊登于《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中国书画报》等专业刊物。期间,他还参加了广东省书协主办的碑学与康有为书法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论坛学术研讨会。

2013年杨文浏连续两次在国家级展览中获最高奖,并且入围了兰亭42人展。近日,杨文浏获得全国百名书法家争霸赛大奖,他的书法创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时不禁会思索,到底自己写到哪里了?会写到哪里?也许正如我的老师所言,一切皆有定数吧!冥冥中总有一些东西在阻碍你或帮助你,该走到什么境界是天定的吧。”杨文浏最后说道。(记者 张军 岳婷婷)

编辑: 黄硕标签:
碎纸机 割舍
李嘉诚商业帝国巨变:一个月内“扫荡欧洲” 欧洲央行QE:借鉴美英日三国经验
从陈赫离婚看好男人为啥爱撒谎? 经典老片重映 靠情怀还是靠实力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2015年地方两会大幕拉开。

      详细>>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

        圆梦北京之《闯关大年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