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日”阅兵:不战而屈人之兵

来源:搜狐历史
2015-01-28 08:44:25

中国今年9月举行反法西斯胜利日阅兵外军或将首次参加

2004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个决议,宣布五月八日和九日为“纪念与和解日”。从此之后,这两个日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牺牲者的纪念日。2005年5月8日,很多欧洲国家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也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庆典,纪念六十年前的那个重要日子。卫国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这场庆典,无疑将在俄罗斯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对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来说,面对国际国内的被动局面,盛大的庆典不啻是一针“强心剂”。而更重要的是,这场庆典或许会重新唤起人类对和平的珍视,对战争的警惕。正如独联体国家所共同强调的,“人类在文明道路上的进一步发展不应伴随新的战争灾难和战争受害者”。

2015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9月3日也是中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庆祝备受瞩目。据官方媒体确认,中国将在今年9月举行胜利日阅兵,并邀请其他国家元首出席。观察人士透露,此次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与以往的国庆大阅兵有所不同,其规模可能略小,还可能有其他国家阅兵方阵参与。阅兵式将以突出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意义为主。未来,中国的胜利日阅兵可能形成常态化,并在阅兵安排上与国庆阅兵区别开来。关于中国在2015年胜利日举行大阅兵并邀外国首脑出席消息,日前已被俄方人士确认,普京将到北京参加阅兵式。胜利日阅兵是国际通例,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一重要纪念日举行大阅兵,已被民间、包括一些官方智囊机构呼吁多年,且在两岸四地皆有共识。

在当代世界,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个国家最隆重的庆典。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通过阅兵可以最直接的显露出来。综观世界各国阅兵的历史,不难看出,阅兵具有以下三大功能,即: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威慑功能。现代社会阅兵的实质是,通过传统隆重的仪式,对民众进行生动、实际、直观的国防教育,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国家意志和军事力量,对敌对势力实施军事威慑,增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信奉的最高政治、军事和外交理念,这是几千年来左右中国人思想的儒学传统,如果说中国的大阅兵一定要展示什么的话,那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一种正义的强大力量,向全中国人民展示人民自己的威武之师,展示的是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民族的自信和国家的强大。

参考资料:

施洋:《红场大阅兵纪念谁?》,观察者网。

吕志英:《胜利日的“胜利”庆典》,南方网。

怀人、于闵梅:《中国大阅兵的历史考据与现实猜想》,FT睿杂志。

咏慷:《建国以来的13次大阅兵》,载《纵横》杂志2009年第8期。

沈弘:《伦敦一战胜利大阅兵中的中国军事代表团》,载《南方周末》2013年11月29日。

张嵚:《1421年,大明王朝震惊世界的大阅兵》。

人民日报公众号:《官媒解读我国举行反法西斯大阅兵:将震慑日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