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传统学校与老师是否还会存在?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2015“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发布会上,嘉宾各抒己见。 记者 周小璐摄
个性化教育是否可以适应主流社会
显然,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也是一个莫大的挑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无疑具有更开阔的思路和视野,但与此同时一个新课题又摆在眼前: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培养个性独特的孩子,还是追求一种普遍特性的养成?
在这方面,张良的观点清晰鲜明:“肯定是独特个性。”他坚决否定学校“流水线”的做法。
张良以木桶长短板理论作比,抛出一个问题: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制订训练计划的时候面临两种思路的选择,到底是该集中补短板,还是把最终的训练时间放在已经具备优势的长球基础上?
“弱项你是没有天赋的,而发挥优势则可以激发一个人真正的潜能。所以我们的课程也是这样的,新生第二个学期必须提出个人发展计划,我们会根据学生的个人计划对课表进行个性化定制。”
李华对此也表示了赞同。她认为,除了走进课堂,山里、树上、草地上都是课堂,在这里孩子们获得的教育非常广博,孩子的宽容心和理解力也更宽广,他会适应各种状况,并不存在是否能与主流社会兼容的问题。作为一个前IT外企高管,李华认为,个性教育和创新精神必然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点。
未来传统学校与老师是否还会存在
有数据显示,未来教育70%的知识传递可以通过屏幕实现的,各种软件和客户端仿佛已经为学生们准备好了一切资源和答案。那么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和老师还是否会存在?
从传统学校跳出,又加入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吴虹对互联网与教育的互动关系有着深刻理解,她认为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学生个性将比以往受到重视,但互联网不会把传统学校灭掉,而是老师角色将会在教育触网的时代发生重大转变。
“度娘能搜到的信息已无需老师来传授,恰恰教授给学生思辨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着非凡意义。”吴虹认为,那些表面上看来还在巩固着围墙的超级中学,实质上也已经嗅到了危机,却迫于传统的惯性不知向何方转舵。
“如果某个行业只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一定会被系统或机器所取代,未来老师的功能和角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单纯知识信息的传递,这个功能是大幅度下降的,但是并不意味着老师要消亡。”张良表示,有各种电子产品和先进技术,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偷懒,而是要把最多的时间放在具有最高价值的事情上面,那就是跟学生深度沟通,注重孩子的学习规划和基础能力的训练。
“我们所谓突破围墙,学校不存在等概念,并不是指物理上的空间,更多是代表了一种组织体系,也就是说,教学是不是在固定的空间里,教室在哪个空间已经无所谓了。孩子需要探索和发展,他的脚步要走出来。”张良最后补充道,“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热门推荐
更多>- 沪指暴跌7.7% 创7年最大单日跌幅 CBA全明星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哈尔滨“无声”餐厅:为聋哑人组建的爱心驿站 广西警方击毙2名新疆偷渡者现场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月10日—16日
- 北京市开展处置多点连环恐怖袭击实战演练 中国援非抗埃医疗队首批队员回国抵渝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广西一大排档煤气罐爆炸已致6死19伤 小米旗舰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女工头被撞身亡 丈夫含泪给工友结薪10万
- 长沙街头现反腐败漫画 城管称过于负能量 哈尔滨“1·2”大火受灾群众首次返家 南宁违章电动驾驶者被罚看3小时安全教育视频 援塞医疗队队员王小艾:被推迟的蜜月 湖北宜昌现“楼顶停车场” 大山里的天梯信使
全球乳业陷困境:不止中国“倒奶”
互联网银行崛起:或倒逼传统银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