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昔日的历史荣光将被重新唤起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1月8日,甘肃蓝皮书(2015)成果发布会召开。会上,文化蓝皮书首席专家周小华研究员介绍了《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15)》蓝皮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蓝皮书(2015)由一个总报告和十四个专题组成。2014年是甘肃文化进入国家文化发展快车道的一个重要年份。其显著标志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了甘肃文化诸领域的繁荣。其新的支撑项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启动。下面我就《文化蓝皮书》研究的成果分三部分,即2014年甘肃文化发展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和2015年预测向新闻媒体进行发布。
蓝皮书指出,2014年甘肃文化发展的亮点一是国家级项目大幅提升。张掖大佛寺、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骆驼城遗址及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和黑水国遗址等6个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储备项目。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处在历史上升点。第一季度,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达30.51亿元,第一季度的增加值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增加值。一批投资过亿元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敦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获得投资。2014年前八个月甘肃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4亿元。甘肃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已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三是民族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8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入国家保护与发展试点村项目库,23个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89个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18名民族地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入选国家级传承人名录,104名民族地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入选省级传承人名录。使少数民族稀缺的民间文化人才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四是节庆赛事活动趋向大型化、国际化。截止去年9月底,甘肃已举办高层次展览会达到23场,较上年增长43%。如第五届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有21个国家和地区能源领域的40余名境外嘉宾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暨第七届甘肃省文博会,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国际嘉宾,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与发展”进行交流。五是文化资源普查平台上线,文化资源管理步入数据化时代。甘肃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2014年5月正式上线。在彻底摸清甘肃文化“家底”的基础上,《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正式印行,文化资源管理步入数据化时代。
蓝皮书认为,2014年甘肃文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困境与问题。一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配套政策不具体。需要立足文化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逐步构建一套相互协调,相互激励的完整的政策体系,支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速。二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研究滞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研究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知名专家还未真正成为学术创新的主体,部分成果研究观念滞后,创新水平低,创意产业没有快需拉动,不能有力地支撑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三是甘肃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落后,弱势局面没有显著改观。甘肃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企业偏重传统型产业,新型业态产业少;企业资金缺乏,融资困难;企业税费负担较重;鼓励甘肃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出台的指导性意见多、政策性文件少,没有形成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四是文化经纪人职业化发展没有引起重视。甘肃省文化经纪人这个特殊职业群体没有纳入文化人才管理系统,政府也没有对这个群体的从业人员予以培训,没有给予社会地位和荣誉,影响了这个职业群体的发展壮大。
蓝皮书对2015年甘肃文化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蓝皮书认为,甘肃昔日的历史荣光将被重新唤起。甘肃将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年。甘肃“走出去”战略,将助推特色文化产品销售。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技术的合作将推动我省会展业、广告、艺术装饰业发展。 三大交通建设提速将促进旅游产业更大发展。(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热门推荐
更多>七岁儿子开三轮车将醉酒老爹运回家
福建晋江一男子当街无差别砍人 多人被砍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已逼近极枯水期
成都“意念哥”征婚成功广场派发喜糖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头七 警方加强警力
河南大学生“占领”食堂复习
山东东营现蓝色“荧光海” 宛如“阿凡达世界”
男子64万买豪车开3天漏油 雇人拉车游街
成都地下室起火 民众围观排起一公里长队
陕西圈养大熊猫感染犬瘟热已致2死
“中国式”花甲陪读人
贵州遵赤高速塌方已致3人遇难
广西小伙用狗拉车携患病女友游中国
延安一商场送礼品 百余市民争抢被挤哭
郑州一火锅店墙挂百万元作举报奖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36位遇难者名单全部核实并公布
哈尔滨仓库大火已造成5名消防员遇难 14人受伤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开设悼念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