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黑衣一双布鞋…… 扫地僧院士何以走红?

作者:张传发 来源:北京晨报
2014-04-24 09:38:18

评判

扫地僧院士的三点金光

“扫地僧院士”李小文金光闪闪,其中有三点值得我们分享。

一是他在美国念研究生时,满分是五分,三点五分以下要受警告,他每次考试都争取考得高于三点五分,但如果考上了四分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得尽量把分数压下来。他上学也没有动力,从来不想去考高分,也从来不在班里争什么名次,每次考试都能刚好及格,成绩能一直保持中等。剩余时间和精力干什么呢?在美国是读小说,每次都提着旅行袋去借书,一次借一袋。

受到启发了吧?功夫在诗外,他没有让生命浪费在高分上。

二是在他眼里,国家做“后勤部长”还很不够。一是现在的体制仍然很繁琐,浪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二是对知识分子缺乏基本的信任。现在申请一个课题,六月份批了,十二月份钱才到,第二年三月份就要终期评估了,弄得想干事的科学家没时间真干事,都去应付考核了。这种评估很害人,不科学。为何不改掉呢?评估是应该的,其实是很好办的事情。他认为,学校无非就是一个场所,进来的是新生,出去的是毕业生。你根本不用管他学校内部怎么折腾,只要看学生考进来时是什么水平,毕业时又是什么水平,流向如何,多少出国了,出国是什么学校,自费还是奖学金,多少进了公司,进公司的,职位是什么,工资是多少,按这个办法来评估,不用派那么漂亮的女秘书来折腾,学校也没办法作弊。搞得越复杂,猫儿腻就会越多。

精彩吧?高校评估和考核的背后还是行政化尾大不掉的问题太突出。

三是他说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比如,要在庄稼地里防麻雀,扎一个稻草人,给它插两把蒲扇,风一吹扇子就动,就够用了,这是最简单的,没必要找个真人或是弄个超女来站在那里。如果不清楚这个道理,就会犯错误。他上初中时,国家号召除四害,发动老百姓都去赶麻雀,不让它们落地,以为这样就能把天底下的麻雀都累死。但你想想,是先把人累死还是先把麻雀累死?

“简单性原则”是个好东西。可惜,我们没做到的地方太多了。(朱永杰)

思考

给了浮躁世态一耳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一些人有钱了,一些人发财了,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肤浅浅薄时代,于是,他们追求虚荣,追求面子,于是整个社会世态呈现出虚荣、浮躁的氛围。

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比吃穿,比豪华,比奢侈,看看大街上接孩子汽车的攀比,看看饭店里吃饭的攀比,看看婚庆规模的攀比,无不是证明。

表现在部门单位上,就是比豪华办公楼、比公车、比官风、比放开门炮等。

正因如此,我们才倡导节俭,才反对四风,然而,有些部门、有些单位、有些人依然我行我素。

虚荣很可怕,因为会导致我们的社会发展虚火上升;浮躁很可怕,因为会导致我们的发展成为肥皂泡。虚荣能够吞掉人生,浮躁能够埋葬未来。

“扫地僧院士”走红网络是因为与现实强烈的对比,是人们内心对朴素、对务实、对真实、对个性的一种渴望。我们没必要都学院士的光脚、布鞋,但是,我们切不可在虚荣的怪圈里再徘徊,切不可在浮躁的阴影中再涌动。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是真干劲,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的是真智慧,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是真汗水,虚荣支撑不起我们的事业,浮躁建设不成我们的梦想。

1970年代末以来,李小文长期从事地学与遥感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多成绩。我们的时代需要李小文这样的“扫地僧院士”角色,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之风,这是一种默默无闻潜心耕耘之风,也是一种力量的积聚。

抛弃虚荣,扔掉浮躁,我们才能有智慧创新的真发展。(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