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拟建“通风廊道” 引长江风入主城吹雾霾

来源:金陵晚报
2013-11-06 16:27:58

“通风廊道”和生态结合

记者昨天了解到,通过利用山体河谷等自然条件,南京其实也规划预留了6条生态通风走廊。“这些生态通风走廊就像城市的一个个大‘出气孔’,可确保郊外的普遍凉爽空气吹进来,把主城的热空气置换出去。”南京总体规划修编的一位专家表示,“生态通风廊道”南京早就提出来了,否则夏天热岛效应会更厉害,冬天雾霾也会更多。

据介绍,其中,江南的3条生态通风走廊分别为:紫金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秦淮河;牛首山—祖堂山—雨花台。江北的3条生态通风走廊分别为:老山—长江;大厂—化工园;长芦—玉带—八卦洲。

这些生态通风走廊的宽度有的是三四公里,有的是一两公里,长度基本都有数十公里,分别利用山体林地、河谷水道、湿地、绿地等自然条件,通过建设限高等手段,形成开敞空间和城市的大“出气孔”。

目前,大部分生态通风走廊已基本形成,并正在发挥作用。个别生态通风走廊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如老山—长江之间,还要沿长江三桥连接线两侧增加大量绿化,使老山和长江通过绿化连在一起。

不过,预留这些生态通风走廊也遇到很多困难,南京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长芦—玉带—八卦洲之间,有一条4公里宽的隔离带,当地企业一直想把这块地用于建设,专家组和当地有关部门反复沟通,最终还是坚持把它预留下来了。因为,这块地一旦用于建设,将卡住这条生态通风走廊的“咽喉”。

多建东西向的“顺风道路”

南京主导风向是东北风,东北风裹着江北一带的污染物容易进入城区,而紫金山、老山等与主城区海拔落差大,冷热分布不均匀形成了“热力环流”。比如,环保部门调查发现,紫金山的“下山风”使得主城区的气流携带着灰尘从四周向中心城区迅速聚集,因此不利于污染物向其他地区扩散,如同是一个屏障,把污染物的“运输道路”挡得严严实实。

有专家认为,原本夏天清凉的东南风可以长驱直入,经过长江南京段还能夹带一些凉润的江风,一路向老城区吹去。但随着这些年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众多“新城”的建设,大批高层建筑成排成片地矗立在长江两岸,正好阻挡在风向主城区吹去的行经路线上,于是大部分东南风被遮挡住了。风吹不进来,市中心的污染物同样也吹不出去,这就容易导致霾长时间停留,夏天热岛效应也更加严重。

与此同时,城市里也有很多高楼建筑,阻挡着风的形成。除了高楼的密度大,一些不合理的道路规划也是影响风形成的原因。有专家提出,南京夏季以东南风为主,需要更多没有阻拦的东西向街道,顺着城市的风向,以利用自然风降温、交换空气。(于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