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高了,温情为啥少了? 今天,我们怎么做邻居

来源:人民日报
2011-12-08 08:43:44

2.

楼高了,温情为啥少了

——邻里关系改变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及住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我特别怀念小时候的邻里关系,那时是真正的‘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不仅彼此关系好,连谁家有几个重要的亲戚都知道。有时候亲戚来了,主人却不在家,邻居都会把亲戚让到自己家好好招待。”北京市民袁女士说,“按说那时谁家经济条件都不宽裕,粮食要凭票供应。可街坊邻居们互相帮助扶持,和睦得像一家人,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别人家送点儿。”袁女士很感慨,现在生活宽裕了,住上了高楼、住进了大房子,怎么反而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了?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表示,邻里关系发生变化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住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最近的二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的范围大大扩张,许多郊区、农村变为了城市,人口流动性也大为增强。城市社区的扩张形成了匿名性社会,这与传统的单位宿舍、四合院、乡村不同,邻里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疏远了。”

李强介绍说,传统的城市社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位制社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是一种单位化的关系;一种是街道居委会,将那些不在单位体制内的居民全方位组织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住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住房由公有制向私有化、市场化转变,单位制开始解体,很多城市社区重新构建。

“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大多数人都住在密集的楼房里,这种居住关系本身就容易引发矛盾。比如说不同人家之间仅隔了一堵墙,漏水了、墙坏了,谁来修?谁出钱?”李强说,住房体制改革之前,房屋由国家或单位拥有,管理、维修等工作都由单位或居委会负责,个人之间没有经济利益纠纷;现在人们居住的大多是商品房,既有私人空间,也有公共空间,房主和物业公司成为所有者和受雇者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雇佣经济利益,成为一种市场关系,因此社区关系不像过去那样容易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颖介绍说,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西汉时期的“乡里制”、唐朝的“坊里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国成立后的“街居制”等。而现在,“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加上单元房功能齐全,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休闲方式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些都减少了邻里互动。”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唐忠新则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深入的沟通,再加上城市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以前左邻右舍经常要互相帮助,现在有物业公司、家政公司等提供服务,也减少了邻居交往。

3.

社会发展呼唤新型邻里关系

——如果整个社会是一种分散的、原子化的组织形式,居民互相不认识、不熟悉,那么这个社会很难治理

“邻里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这是因为人首要的关系是家庭,但家庭不是悬在空中,而是存在于社区中的。在社区里生活,最基层的关系就是邻里关系。把邻里关系搞好就意味着社区是和谐的。社区和谐,那社会就和谐了。”李强告诉记者,如果整个社会是一种分散的、原子化的组织形式,居民互相不认识、不熟悉,那么这个社会很难治理。他介绍说,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如英国曾专门提倡“邻里运动”,就是让人们建立和谐的、互相关心的、熟悉的、帮助的关系。

“时代在变化,我们永远回不到传统的邻里关系。”唐忠新告诉记者,既要看到邻里关系日渐疏远的现实,也要看到城市化、现代化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提供的内在动力与客观需求。“买房子时楼道、小区绿地等就是公共生活的空间,是公共的财产,每一个业主都是公共财产的所有者,物业管理的情况下大家享受的是有偿服务;再如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左邻右舍用的是同一根电缆电线、同一个暖气管道,邻里间成了新的经济共同体的成员,这就意味着要构建新型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