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背后有玄机
“强制服务”扰乱市场秩序,伤害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各地政府大力减少审批事项。然而,在一些地方,“改革红利”却让中介机构截留,企业主不但未能享受到改革成果,背上的负担反而更加沉重。“红顶中介”正在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
刘女士对记者抱怨:“1万多元额外的费用,平白增加了我们酒店运营的成本,也伤害了我们对政府的信任。试想,税务局辖区里的企业不知道有多少家,每一家要是都有这样的遭遇的话,这得是多大一笔钱啊!”
今年4月份,有媒体报道,长沙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向企业收保证金,企业不交钱登记就不能经营。此外,该协会还规定,未取得行业确认证书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禁止在长沙承接该项业务,被戏称为“最牛行业协会”。该协会依托主管单位的权力,强制服务,强行收费,破坏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红顶中介’的存在会扰乱市场秩序,比如,地方上有一些协会对企业征收会费,如果不交的话,就不给企业年审。没了年审,企业怎么能经营?”许正中认为,社会中介成了政府的延伸、二政府,和政府部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会极大地增加企业运营的成本,并滋生腐败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中介组织贪污贿赂犯罪达923人,分布于工程建设、执法司法、金融信贷、土地矿产、财政税收、国有企业等行业,涉案领域十分广泛。
唐杰表示,“红顶中介”的危害在于,一方面,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经济负担没有实质性减轻,政府为企业减负添力的改革目标受阻,甚至还可能增加企业其他“包袱”,例如在不得不“被中介”的情况下涉嫌行贿。另一方面,企业与政府通过“红顶中介”互动的过程,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错误的导向,长此以往,企业会普遍滋生“走偏门”的思维。
“‘红顶中介’现象大量存在,实际上反映了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走后门’已经出现组织化、制度化的倾向,这极大地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唐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