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并重”破“瓶颈”--四川省巴中市治水兴水的创新实践

来源:新华网
2014-08-18 10:18:40

  强水产:小农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六水并重”破“瓶颈”--四川省巴中市治水兴水的创新实践

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五小水利工程

  走进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大运村,一条条新修的引水渠散布田间,一口口整治完工的山坪塘内外护坡平整,塘内碧波荡漾。

  作为革命老区和干旱山区,巴中发展受制于水,脱贫依赖于水。“十二五”期间,巴中市着力夯实水利基础,先后投资41亿元新建各类水利设施。累计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投资4.19亿元用于“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引水渠、小渠道”建设,累计整治山坪塘2731口、新建蓄水池4026口、新建改建渠道2896公里,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629万立方米,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42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2.8万亩。显著改善了南江大河镇灯油坪村、通江沙溪镇大梁城村等503个偏远、高旱山区村的农业用水条件,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平昌县江口镇太平村,引进业主整治山塘6口,新建蓄水池6口,建设配套渠道4800米,新建蔬菜、食用菌大棚100多个,成为县城“菜园子”。

  水产发展基地化,基地建设园区化,园区建设市场化,推动了现代渔业快速发展。通江县建成川东北最大综合性水产科技园和西部科技内涵最高的水生生物科技馆;引进民间资金,吸引社会投入,建成东郡、玉柏、石燕、合治寨等标准化、规模化渔业养殖基地50多处,年渔业产量6.1万吨、产值7.8亿元。

  育水景:打造水秀城美人水和谐美丽巴城

“六水并重”破“瓶颈”--四川省巴中市治水兴水的创新实践

综合整治后的巴河巴城段

  山有林则美,城有水则媚。入夏以来,无论清晨或傍晚,巴河两岸都可看见人们休闲健身的身影。他们三五成群,其乐融融。

  2013年底完成的巴河治理一期工程,采取BT、BT+EPC等模式,对巴城河段14公里河道及两岸730公顷范围内河道、堤防、道路、绿化治理,桥梁、灯光、建筑风貌的整体打造。疏浚平整拓宽河道水面5.6万平方米。新建堤防10公里,柔性绿维生态护坡及景观节点打造12万平方米,堤岸柳树栽植10万株,完成投资4亿元;投资6亿元的巴河治理二期7公里堤防及景观闸坝工程完工后,巴中城区可形成14公里的美丽河道水景。

  河畅其流,水复其清。昔日城区脏、乱、差的河滩地,已变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游”的“城河一体、水城相融、以水荣城”的河道景观工程,成为城区市民休闲、健身、游玩的最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