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是渺小之人,但我们都有梦想”
“记得那一年,我们在上海慢慢靠近/靠近我们的羞涩、慌张与窘迫/是外滩的照相馆,轻轻打开/我们带彩的光影与流年。那些年/我们对视,思念,鼓励,搀扶/走过的路越来越长/积累的温暖越来越多/那些年,我们在上海的低处/收藏他乡的疼痛,奋斗与经过……”
这首诗名为《合影照》,是这本诗集的第一首诗,作者叫许仲,建筑工地走来的沉默诗人。
许仲现在的工作场所是上海宝山区的一家在建建筑工地,“某一天收工后,路过外滩,看到夕阳的余晖照在黄浦江上,突然就很有感觉,就随手拿了书包里的记事本,写了这首诗的初稿。”许仲说。
今年42岁的许仲,1993年从江苏泗阳来上海打工,在建筑工地消磨了16个年头。这期间他做过建筑工地几乎所有工种:小工、瓦工、木工、钢筋工、水电工,工长、资料员、放线员、预算员、施工员……在建筑工地干活,其中的苦累不言而喻。起先许仲干的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工,每天干完活浑身酸痛,手上渐渐布满老茧。晚上回工棚休息,许仲就把休息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
“一个人拥有永不服输和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是最重要的,早先穷点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你必须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这是改变命运的前提。”生活,在许仲眼里,就是生生不息的奋斗。
在上海打工期间,许仲创作了100多首以上海为题材的诗歌。“那年,我把手放入黄浦江/感知上海的温度/像一个忧伤的人/紧紧抓住上海摆动的衣襟/黄浦江,你流走了/没有倾听我的诉求;那天,我的心纯净,微小,脆弱/在上海的低处/我捧起落在江水中的脸/看自己在指缝间泪流满面;那时,我捧起奔涌的黄浦江/让心与它一起流淌/直到我双手只剩下阳光/直到黄浦江,在我面前失去方向”这首《双手捧起黄浦江》是许仲的得意之作。
生活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学习在上海,成熟在上海,许仲告诉记者,与工友的交流,内容都跟这个时代、城市和工地息息相关。“虽然我们都是渺小之人,但我们都有梦想,都有期待。疼痛时一起安慰、疗伤,快乐时一起分享、鼓劲,那些粗糙的时光十分真实而又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