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秋收 赤峰市玉米产量创新高

科技赋能秋收 赤峰市玉米产量创新高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9: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秋意浓,丰收忙。赤峰市迎来玉米收获旺季,各地农田里机声隆隆,收割正忙,一片丰收景象。

在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连片玉米地里,大型籽粒收获机正有序作业,摘棒、剥皮、出粒、碎秸等流程一气呵成。种植大户刘龙介绍,他经营的3000亩玉米于4月25日播种,全面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和北斗导航系统,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目前玉米籽粒饱满,正以每天200亩的速度加紧收割。经现场测产,亩产达到2441斤。

“收成特别好,真没想到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今年真是大丰收。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把产量算清楚,才能知道收益,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刘龙说。

今年,阿鲁科尔沁旗玉米种植面积达180万亩,再创历史新高。通过广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预计亩均增产150至200斤。同时,当地严格控制地膜、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玉米生产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阿鲁科尔沁旗农牧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王晓琴表示,当前正值玉米集中收获期,农牧局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全力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机收减损,确保颗粒归仓。预计全部收割工作将于10月20日前结束。

赤峰市在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同时,还配套推广耐密植、抗逆性强的新优品种,引导农户使用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推动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精准作业。在示范田内,全面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推广商品有机肥、缓释肥和生物农药,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今年,赤峰市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推广面积达215万亩,全市玉米生产实现质量与效益双提升,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30亿斤目标。

记者:史子龙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