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秋光泼墨绘制田畴盛景

内蒙古赤峰:秋光泼墨绘制田畴盛景

来源:法制新闻联播网 2025-10-09 08: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秋光如醇酒般泼洒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的土地上,这片农田便成了大自然挥毫的画布。从高空俯瞰,万千色彩与线条交织,似天地间最灵动的织锦,将秋日的丰饶与诗意演绎得淋漓尽致。

十月的风掠过文钟镇,将农田吹成了斑斓的调色盘。金黄是这片土地的主调,那是玉米秸秆在阳光下的震颤,一垄垄、一行行,如凝固的波浪,在大地上铺展成浩荡的金色海洋。阳光斜斜切下,田垄的阴影被拉得修长,与明亮的穗子交错,像是大自然用光影在田畴间写下的密语,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丰收的私语。

不只有单一的金黄,秋意还晕染出更丰富的层次。几片果林像是被秋霜点染的霞,红得热烈又含蓄,叶片间坠着饱满的果实,在碧空下漾着温润的光,仿佛是大地特意镶嵌的玛瑙。还有那尚未完全褪去绿意的蔬菜田,深绿与浅黄交织,像是给金色的画布添了几缕清新的绣线,让整个画面既有秋的厚重,又含着生命的鲜活。

田埂与阡陌是这画布上的脉络。蜿蜒的土路如丝带,穿梭在不同色彩的田块间,将金黄的玉米地、泛红的果林、规整的温室大棚串联起来,像是大地的血管,流淌着农人的智慧与岁月的温情。那些坐落于田畔的村落,白墙红瓦点缀在斑斓田畴间,袅袅炊烟若有似无地升起,给这幅壮美的田园画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柔软。

更妙的是现代农业的痕迹与自然秋景的融合。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像是给传统农田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预示着丰收不仅是季节的馈赠,更是耕耘与智慧的结晶。它们与周边自然生长的作物相映成趣,古老的土地与现代的希望,在秋日的文钟镇达成了诗意的和解。

秋阳西斜时,整个文钟镇的农田被镀上了一层蜜色的光晕。每一粒尘埃都在光里跳舞,每一寸土地都在呼吸中起伏。此刻的农田,不再只是生产粮食的土地,而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作的艺术杰作——它有大地的肌理,有季节的色彩,更有生命的温度。

文钟镇的秋日农田,是一首写在大地上的抒情诗。它用金黄的韵脚、斑斓的修辞,吟诵着丰收的喜悦,也低诉着土地的深情。当我们凝望这片土地,便懂得,秋的美,不仅在层林尽染的山林,更在这饱含烟火气与生命力的田畴盛景里,在每一颗籽粒归仓的踏实里,在每一寸土地迎接冬藏的从容里。(李富 王伟杰)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