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双伟: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要自信,要乐观,要大方

吕双伟: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要自信,要乐观,要大方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6 19: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美哉中文,攻守自如

——湖南师大教授吕双伟母校演讲侧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

讲英语、唱京剧、会写诗的退休教师苏丽雅,春风满面地走进建校120周年盛典气氛正浓的湘阴一中。见着记者,她直说她来“等我的宝宝”。

“宝宝”者何人?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也。

原来,“宝宝”要回母校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讲座,当年的老师是来为爱徒站台的。讲座未起,暖场即已生烟矣。

梦里,尚在复读

“我经常梦到两件事:高考没有考好,入大学后多年追求的女孩没有追到。”吕双伟一开口,台下听众一片哄笑。“1996年高考,我只考到岳阳师专,非常伤心。后来多年,做梦都梦到在复读,很不甘心啊!”他板着脸,“真的,梦里还在学习高中知识,希望自己可以重来一次。”

掌声未落,他话锋一转:“《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苍天运动强健,君子处世应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他指着大屏幕的PPT,“我之前的学历虽不理想,但后来我把自己“读”成了博士。”

屏幕亮出他的履历:1996年考入岳阳师专;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毕业分配到湘阴白马寺中学工作;2000年9月至2003年2月,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4月,进入湖南师大文学院工作至今。期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博士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2013年,评为教授。2019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有校友嘀咕:“这得啃多少本书才能走到今天啊!”

各人,花期不同

“大地气势厚重,君子为人应增强美德,包容万物。我一直努力做自信、乐观和大方的中文人。”吕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谈。

谈“自信”,吕教授引用司马迁笔下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强调自信是直面困境的基石,更是湘阴人骨子里的基因。面对挫折时,他鼓励学子以积极心态迎接人生际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论“乐观”,他拿李白举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使目前地位卑微,但相信终将超越平凡。任何人的成功,都有一个艰难的过程。期待各位同学奋发有为,笑对人生。”

说“大方”,吕教授以苏轼、于谦等先贤为例,指出真正的胸怀是“接纳不同、理解差异、放手执念”。他寄语学子:“厚德载物不仅是品德修养,更是一种与世界共情的格局。” 阐释大方是“接纳差异、放手执念”的胸怀。他主张学术研究需竭泽而渔地收集资料,人际交往则需大度坦诚,通过包容多元与真诚担当,实现厚德载物的更高境界。

中文,可攻可守

讲座散场,教师徐敏搀着母亲(一中校友)挤进人群。她举起手机:“吕教授,您是我们工作室框架的‘奠基人’之一,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我一直铭记于心。今天终于能当面给您道谢啦!”

原来,2021年徐敏筹建湖南省徐敏初中语文名师网络工作室时,急需高校专家的理论引领,在湘阴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李刚泰引荐下,吕双伟欣然应允,无偿加入了工作室的指导团队,进行顶层设计,却从未见面。

高三学生汪瑞涵举着笔记本求签名:“您说‘中文是精神的防弹衣’,可我爸妈说‘文科不如理科香’。”另一学生追问:“学中文到底有啥用?”吕教授推了推眼镜说:“学好中文,不仅能更加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扩大我们的历史视野、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丰富我们的心灵家园。这在物质主义流行的今天,尤其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夕阳西下,吕双伟被学生围住加微信。他的高中同学梁军远远看着,对记者感叹:“当年他默默无闻,不善言辞,没想到今天能滔滔不绝,谈笑风生,这也正是学好中文的作用嘛。”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