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秋风起,沃野草药香。9月19日下午,记者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委宣传部了解到,9月29日至30日,全国第五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赤峰道地药材集散地招商会议将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的内蒙古中药材(蒙药材)标准化生态产业园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共喀喇沁旗委员会、喀喇沁旗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药田中大片的桔梗花随风摆动)
喀喇沁旗中药材(蒙药材)产业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全国中药材(蒙药材)种植主产区,喀喇沁旗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8万亩,占全旗耕地面积的18.7%,覆盖76个行政村、1.8万户农户,带动近6万人从事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工作。其中桔梗、北沙参年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和80%以上,“牛家营子北沙参”“牛家营子桔梗”双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当地农户通过中药材种植实现稳定增收。2024年全旗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40亿元,其中种子种苗年销售额3亿元,干鲜药材交易12.1亿元,深加工产品产值突破2000万元。
(药农们正在起收药材)
当前,喀喇沁旗已形成从种子种苗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依托与高校合作建成1100亩良种繁育基地,年培育优质种苗2.26万吨。全旗中药材农业机械保有量达3000余台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0%,赤峰淇艺机械公司研发的药材收获机显著提升作业效率。目前全旗已培育和发展荣兴堂、蒙缘堂、达盛堂、百草宗、国药种业等药材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鲜品15万吨、干品5万吨,开发出桔梗酱菜、参芪草本鸭等药食同源产品20余种。
据了解,本次大会以“建道地药材集散地 搭合作共赢新平台”为主题,将设置开幕式、现场观摩、交流研讨三大板块。其中9月29日下午将同步开展乡村振兴道地药材示范县研讨、药食同源创新发展研讨、企业对接洽谈等三场平行活动。
过去,连续四届产业大会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2200余人次,交易额近50亿元,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编制了《喀喇沁旗道地中蒙药材集散地五年发展规划》,明确集散地的基本定位是立足蒙东,面向东北、华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道地药材集散中心,按照一年规划起步、两年打实基础、三年见到明显成效的步骤,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喀喇沁旗政府副旗长耿利军表示。
(端木 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