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民政局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原则,构建多层次保障网络,打造长期、稳定的救助链条,为困境儿童撑起“希望晴空”。
民政聚力落政策,资金发放暖童心
“每月按时收到救助金,孩子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心里踏实多了。”失去双亲的云云和奶奶爷爷相依为命,奶奶从银行取回刚到账的救助金,难掩感激。2025年,旗民政局持续推进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各类困境儿童摸排监测,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报等方式采集信息,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全旗四类儿童共计872人(其中流动儿童607人、留守儿童147人、孤儿1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03人);完成与教育、卫健、残联等部门8次信息对接,建立并完善872份困境儿童档案及系统录入信息。同时,今年将5名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应保尽保”。
至目前,累计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153.28万元,深入实施2025年度“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6名在校孤儿发放助学金3万元,切实保障了困境儿童受教育权益。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再到大学阶段,民政部门长期、稳定的救助链条,基本解决了孩子们的生活学习难题,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
民政牵线搭桥梁,政企携手助孤成长
“谢谢叔叔阿姨,我又能买新的课外书了!”接过崭新的书包和助学金,13岁的孤儿小雨眼里闪着光。2024年始,旗民政局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汇总家庭困难的学生名单,摸清每一名孩子和家庭的基本情况,链接山东省青岛市微众控股集团董事长杨国民先生,搭建起“民政牵线、企业献爱、孤儿受益”的爱心桥梁。共筛选7名孤儿作为资助对象,自2024年起每年资助每名孤儿2000元,包括高中、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直到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最高学历。
杨国民表示,虽然自己做出了点成绩,但决不能忘记家乡,忘记父老乡亲,始终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自觉投身于公益事业中去,助力逆境中的孩子们展翅高飞。
民政护航暖服务,低保学子“盖章”畅行
“大学报到需要的证明很快就办好了,民政工作人员还特意嘱咐有困难随时找他们,太贴心了。”刚拿到低保家庭证明的准大学生小齐说。2025年,为保障低保家庭大学生顺利入学,旗民政局对低保家庭、孤儿等困难家庭应届大学生推出“入学服务直通车”,指派专职人员在巴林左旗教研室与旗教育局采取“集中现场办公”方式审核、录入信息工作,同时在旗民政局设立“绿色通道”,专人负责为学生审核家庭情况、加盖确认印章,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今年暑期,已为360余名低保家庭准大学生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7分钟内,确保学生“入学无堵点”。
从政策兜底的“雪中送炭”,到社会联动的“温情接力”,再到精准服务的“贴心护航”,旗民政局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困境儿童编织起一张覆盖生活、教育、成长的“全周期保护网”。(李富 端木 杨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