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暖民心:林西镇让百姓从“忧居”迈向“乐居”

解民忧暖民心:林西镇让百姓从“忧居”迈向“乐居”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09: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往年冬天,窗户结满冰花,一天三趟背煤点炉,屋里还是冷得穿棉袄;夏天污水倒在巷子里,走一步溅两脚泥,上厕所得跑老远……”提起过去的居住环境,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新兴村居民王淑真老人连连摇头。而如今,走进她家——独立厨卫配套齐全,瓷砖地面光洁如新,室内温度稳定在22℃以上,老人坐在沙发上晒着太阳,脸上满是笑意:“政府把实事办到了咱心坎上,现在的日子,比住楼房还舒坦!” 这喜人的变化,源于林西镇近年来锚定群众“急难愁盼”,以非成套住宅改造为抓手,从供暖、供水、排污等民生“关键小事”破题,掀起的一场“管网革命”。从城中村到城郊村,一条条管网埋入地下,一个个民生难题随之化解,让数千户居民实现了从“能住”到“好住”、从“忧居”到“乐居”的幸福蝶变。

林西镇整齐的民居,居民过着幸福的生活。(李富 宋健 摄)

破“取暖难”:告别“背煤时代”,暖了屋子更暖人心。“以前冬天最犯怵的就是烧煤,我这把老骨头,扛着煤筐走几步就喘,屋里还总不见热。”新兴村一七组居民宗平的话,道出了当地居民过去的共同困境。林西镇城中村、城郊村的住房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冬季取暖全靠“煤柴土炉”,不仅费力,还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等安全隐患,室温常年不足15℃。 为破解“取暖难”,林西镇将集中供暖管网建设作为非成套住宅改造的核心任务。2022年10月,一期项目率先启动,投资8077万元新建换热站1座,铺设热力管网14057.2米,彻底取代了居民家中的“小煤炉”;2023年6月,二期项目跟进,在新兴村乡长营子片区再铺室外供热管网14212.63米,为430户居民接通“暖气管”。截至目前,全镇已有670户居民告别“背煤点炉”的日子,冬季室内温度稳定在22℃以上。“现在冬天不用再跟煤打交道,屋里暖烘烘的,孩子回来都愿意多待几天。”82岁的郭桂枝老人摸着暖气片,语气里满是满足。集中供暖不仅让居民的冬天更舒适,还减少了燃煤污染,让城中村的空气更清新,实现了“温暖”与“环保”的双赢。

林西镇党员干部与居民一起研究民生问题。(李富 张立会 摄)

解“排污愁”:终结“污水横流”,净了环境更顺民心。“夏天一到,巷子里全是污水坑,蚊蝇乱飞,臭味能飘半条街;冬天污水结冰,走路得小心翼翼,生怕滑倒。”说起过去的排污状况,新兴村居民张桂荣仍记忆犹新。此前,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多靠“院落倾倒、街巷漫流”,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出行安全,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心头病”。 针对这一问题,林西镇同步推进污水管网铺设与化粪池建设,从“源头”解决排污难题。一期项目中,施工队为新兴村一七组铺设污水管网,配套安装化粪池,让污水“有处可去”;二期项目更将污水管网延伸至乡长营子片区,铺设管网8726.24米,新建化粪池25座,覆盖920户居民。同时,项目还为每户改造独立卫生间,配备上下水设施,彻底终结了“如厕难、倒污难”的历史。“现在家里有了卫生间,污水直接排进管网,再也不用冬天出门倒污水了。”王淑真老人指着自家的卫生间,瓷砖墙面干净整洁,热水器、洗手池一应俱全。排污系统的升级,不仅让街巷恢复了干净整洁,更改善了居民的卫生习惯,让“文明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解决居民出行问题,林西镇正在修建宽阔的村路。(李富 摄)

补“供水短”:打通“民生水脉”,通了水管更安民心。“以前水压不稳定,早上做饭时水流小得像‘挤眼泪’,有时候还会停水,得提前存水。”在非成套住宅改造前,供水设施老化、水压不足是新兴村居民的另一大困扰。为保障居民“用水无忧”,林西镇将供水管网改造与供热、排污管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避免“反复开挖、重复扰民”。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老旧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更换,重新铺设供水管线,确保每户居民都能用上“稳定水、放心水”。同时,项目还为居民改造厨房,配备洗菜池、燃气灶等设施,让“厨房革命”与“水管升级”同步推进。“现在做饭水流大,洗菜、洗碗都方便,再也不用‘抢水’了。”居民霍秀珍笑着说,改造后的厨房亮堂又实用,让她重拾了做饭的乐趣。

强保障:多方协同解难题,民生工程暖民心。 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扎实的执行。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林西县住建局、发改委、林西镇政府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住建、发改委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自治区补助资金3458万元,缓解资金压力;镇政府组建“项目攻坚小队”,挨家挨户宣讲政策、摸排需求,针对部分居民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反复沟通协调,争取群众支持;施工期间,每条街巷推举1至2名群众代表监督工程质量,及时解决矛盾纠纷,确保项目“零阻工、高质量”推进。 不仅如此,项目还注重“长效惠民”:在解决供暖、供水、排污问题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巷道硬化(恢复沥青、混凝土路面2.7万余平方米)、路灯安装、绿化美化(1700平方米绿化面积),新建活动广场1处,让居民“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如今的新兴村,道路干净整洁,路灯照亮街巷,居民茶余饭后在广场唱歌、跳舞、下棋,昔日“矛盾多、信访多”的城郊村,变成了“乡风美、民心齐”的幸福家园。“以前想把老房子卖了都没人要,现在房价翻了好几倍,用高楼换我都不换!”居民王志茹的话,道出了林西镇百姓的共同心声。

2025年,林西镇持续推进民生工程,目前已投资1530万元为5个城边村铺设热力管网12495米,投资868万元铺设污水管网12672米,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暖屋子、净环境、好生活”。 从“取暖难”到“暖如春”,从“污水横流”到“清水畅流”,林西镇以“管网革命”破解民生难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场“民生答卷”,不仅改出了老村的新面貌,更改出了百姓的幸福感,让“安居梦”照进了现实。(李富 张立会 宋健)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