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走进安徽医科大学共话干细胞研究未来

诺奖得主走进安徽医科大学共话干细胞研究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8 09: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里将百年历史积淀与现代医学教育完美融合,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令人印象深刻。”9月3日下午,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迎来了一位国际顶尖“大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马丁·埃文斯爵士(Sir Martin John Evans)。此次做客安徽医科大学“学术安医·诺奖星光”论坛,他为大家带来了题为“Story of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故事)的学术报告。

马丁·埃文斯爵士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小鼠胚胎干细胞技术的研发历程,阐述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发现、发展和作为基因遗传的载体所起到的作用。他提到,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不定向分化的特性,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对其进行修饰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基因功能和生物发育的研究。同时,他还回忆了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激励青年教师和学子勇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探索。

现场交流环节,马丁·埃文斯爵士与师生就如何开展医学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及如何面对科研生涯中的挑战等议题展开对话。面对青年学者的困惑,马丁·埃文斯爵士一一给予解答,并鼓励大家多阅读、多实验、多思考,在科学研究中保持自由探索的精神。

在热烈的掌声中,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代表全校师生对马丁·埃文斯爵士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他授予安徽医科大学荣誉教授称号。‌

据悉,这场学术讲座是马丁·埃文斯爵士在安徽高校的“第三站”。在2023年5月,马丁·埃文斯爵士分别做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蚌埠医科大学,并被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进为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在推动中英科研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活动是该校“学术安医”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该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等方面迈向新台阶,推动实现“双一流”大学创建目标。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朱立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