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和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主办,乌兰察布市社科联、化德县委政府、赤峰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共同承办的北疆文化研究·第二届裕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化德县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以“裕民文化的渊源与创新性转化研究”为主题,共同探讨裕民文化在当代传承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
第二届裕民文化学术研讨会现场。实习记者 张可心/摄
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军致辞。自治区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晓俊,副市长李建文出席会议。
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魏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赵战护,赤峰学院副校长、教授孙永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曹建恩等16位专家学者,分别以《裕民文化初论》《文明曙光 尚义四台——河北尚义四台遗址考古新发现》《燕辽地区旱作农业起源与传播》等为题,聚焦裕民文化的渊源与交流研究、裕民文化多学科综合研究、裕民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应用、裕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作主旨报告和主题研讨,并进行提问交流。
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就裕民文化进行学术研讨。实习记者 张可心/摄
“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多地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裕民文化展开深入探讨与研究,系统梳理了裕民文化的发掘、探索及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北疆文化远古文明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还借助专家深度研讨,进一步推动了裕民文化及北疆远古文明相关研究的开展。”市博物馆研究馆员胡晓农说。
据悉,裕民文化作为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早期东北亚文化交流及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5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赴裕民文化遗址实地考察。
记者 / 郝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