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初秋田野奏响丰收乐章

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初秋田野奏响丰收乐章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8-20 09: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的田野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漫步田间地头,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8月18日,在贝子府村设施农业园区里,农户正在采摘小柿子。(李富 端木 摄)

8月18日,在敖包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收获马铃薯。(李富 郭仕达 摄)

在王府镇王府村紫茄种植基地,连片的蔬菜大棚如银色铠甲在阳光下闪耀。棚内,一垄垄茄苗舒展着翠绿的枝叶,紫茄饱满圆润、色泽紫亮,像一串串悬挂的宝石垂落其间。工人们穿梭垄间,采收、分拣、装箱一气呵成,一箱箱带着晨露的新鲜紫茄迅速搬上冷链车,即将启程发往浙江、广州等南方市场。“紫色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8月18日,在敖包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农户正在挑选、装袋。(李富 王向东 摄)

在王府镇贝子府村设施农业园区里,小柿子成了棚间的“主角”。一串串果实或绯红如霞,或澄黄似蜜,饱满的果粒裹着晶莹的汁水,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指尖翻飞,将成熟的果实轻轻摘下,精选装箱发往城区超市。小柿子的成熟上市,不仅丰富了市场上的果蔬供应,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

8月18日,在王府村紫茄种植基地,工人正在搬运刚采摘的紫茄。(李富 王向东 摄)

在王府镇敖包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田野里一派繁忙丰收景象。马铃薯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饱满的土豆争先恐后“跳”出地面;村民们紧随其后,熟练地分拣、装袋,一袋袋沉甸甸的马铃薯铺满大地。

8月18日,在王府村紫茄种植基地,紫茄喜获丰收,饱满圆润、色泽紫亮。(李富 王向东 摄)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立足产业和资源优势,把设施农业和蔬菜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将产业优势逐步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让“菜篮子”切实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8月18日,在王府村紫茄种植基地,工人正在挑选、装箱。(李富 郭仕达 摄)

目前,松山区王府镇着力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变,持续拓宽农产品增值空间,让乡村振兴有“底子”、有“支撑”,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李富 端木 郭仕达 王向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