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大板镇:香瓜飘香采摘忙 甜蜜产业促振兴

巴林右旗大板镇:香瓜飘香采摘忙 甜蜜产业促振兴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8-18 0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初秋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的香瓜种植基地,连片的香瓜藤如绿色绒毯铺满田野,圆润饱满的香瓜在叶间若隐若现,清甜的果香随着微风在空气中肆意弥漫。当下,正值大板香瓜成熟的黄金旺季,田间地头、分拣车间处处涌动着忙碌的身影,一幅充满希望的“甜蜜丰收图”在这片土地上生动铺展。

巴林右旗大板镇香瓜种植基地,到处是香瓜收获和售卖的繁忙景象。(李富 端木 摄)

大板镇的香瓜早已凭借优良品质“远近闻名”。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再加上多年来种植户对品种选育、绿色种植技术的深耕,大板香瓜形成了“肉质脆嫩、甜度适中、香气馥郁”的鲜明特质。每到香瓜成熟季,其口碑不仅让本地消费者翘首以盼,更吸引着周边盟市乃至外省市的收购商纷至沓来,成为大板镇叫得响的特色农业“金名片”。

走进香瓜种植核心区,农户们的采摘作业正如火如荼。头戴遮阳帽、手拎塑料桶的种植户们,熟练地穿梭在繁茂的瓜藤间,目光在绿叶下仔细逡巡,一旦发现表皮泛黄、香气溢出的成熟香瓜,便小心翼翼地将其摘下,轻轻放入桶中。“这几天天气晴好,香瓜糖分足、易保存,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大家都铆足了劲抢收。”种植户王桂芝一边麻利地采摘,一边笑着说,“我们的香瓜品质过硬,收购商早就提前联系好了,刚摘下来的瓜,很快就能运出去,根本不愁销路。”

从田间采摘的香瓜,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田间临时搭建的分拣点。在这里,农户们围坐成排,戴着手套,仔细将香瓜按大小、品相分拣归类,随后轻手轻脚地装入塑料筐或纸箱。“香瓜皮薄娇贵,分拣时得格外用心,不能有一点磕碰,这样才能保证送到市场上的瓜‘颜值’‘口感’双在线。”负责分拣的李凤英阿姨话语间满是细致。分拣打包完毕的香瓜,随即被工人有序搬运至冷藏运输车。“我们采用冷链运输,能最大程度锁住香瓜的新鲜度,确保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香瓜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运输负责人介绍,眼下每天都有数十吨大板香瓜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天津、辽宁等多地市场。

大板香瓜产业的兴盛,不仅让种植户的“钱袋子”日益鼓胀,更成为带动村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香瓜采摘、分拣、运输等环节,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我家离基地不远,农闲时就来这儿干活,一天能挣2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在分拣点务工的村民张建国,话语里透着满足。此外,大板香瓜还催热了乡村采摘游。每到周末,不少来自赤峰市区及周边的游客,专程驱车来到种植基地,体验亲手采摘香瓜的乐趣。“早就听朋友说大板香瓜好吃,今天过来一看,不仅瓜长得好,田园风光也美,摘完瓜还能在附近逛逛,这趟来得值!”游客刘雅婷抱着满满一筐香瓜,脸上笑开了花。

如今,大板香瓜已成为巴林右旗大板镇农业产业的“拳头产品”。当地正通过强化技术指导、打造区域品牌、拓展电商销售等方式,持续推动香瓜产业提质增效。看着满园丰收的香瓜,种植户们的笑容里,既有对当下收获的喜悦,更有对未来的憧憬——期待这缕“甜蜜”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飘得更远、更绵长。(李富 端木)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