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夏日的独特魅力总能勾起人们出行的向往。当高温与假期相遇,铁路以其独特的运力优势和服务创新,成为激活夏日文旅经济的关键引擎。从山间清凉到都市繁华,铁轨所至之处,不仅串联起四季风景,更点燃了暑运期间文旅消费的热力,让夏日出行既便捷又诗意。
织密路网,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浪漫想象,在今日铁路网中已成现实。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7月28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亿人次,这组数据背后,是不断加密的线路网络与持续提升的运输效率。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让成渝地区到张家界的旅程大幅缩短,昔日需要辗转数日的山路,如今5小时内便能抵达;京哈、沪昆等干线提速至350公里,使“朝发夕至”成为跨省旅游的常态。更值得关注的是,复兴号列车不断向县域延伸,121列新动车组的投用,让贵州榕江、云南楚雄等曾经的小众目的地,通过“村超专列”“避暑专列”等特色线路走进大众视野。铁路用钢轨编织的交通网,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让“清凉游”“乡村游”等夏日文旅需求得到精准响应,让每个向往远方的人都能轻松踏上旅程。铁轨所至,风景自来,运力的提升让文旅资源不再“养在深闺”。
细节暖心,为旅途注入人文温度。优质的服务能让旅途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暑运期间,铁路部门推出的“轻装行”同城行李搬运服务,覆盖全国19座车站35公里范围,让游客无需再为行囊所累,真正实现“轻装上阵”;成都至北京的“夕发朝至”动卧列车,用11小时的舒适旅程满足家庭出游的休憩需求,让孩子们在睡梦中抵达目的地。在贵州安顺西站,铁路与公交、县际班线的“零换乘”联动,将黄果树瀑布的磅礴与龙宫溶洞的奇幻无缝衔接,让游客一出车站便踏入风景。这些服务创新看似细微,却像夏日里的清风,吹散了旅途的疲惫,让文旅体验从“抵达”延伸至“全程”,彰显着铁路服务以旅客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蓝海。夏日盛景,需要多元场景来承载文旅活力。铁路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成为串联消费场景的纽带。“村超”赛事期间,榕江至贵阳北动态加开的球迷专列,将体育热情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的火爆;六盘水、承德等避暑胜地因高铁的便捷,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幅均超20%,形成“一站直达、多业联动”的消费链条。当列车驶过山川湖海,所到之处不仅输送了游客,更激活了沿线的文旅资源——从安顺的喀斯特奇观到漠河的北极风光,从甘南的草原风情到楚雄的民族节庆,铁路以点带面,让分散的文旅元素聚合成消费热点,为夏日经济注入了持久动力。列车穿梭间,串联的是风景,激活的是经济,文旅融合在铁轨上开出了绚烂之花。
暑运的铁轨上,流淌的不仅是旅客的期待,更是文旅经济的活力。从运力升级到服务创新,从场景拓展到人文关怀,铁路正以全方位的变革,重新定义着夏日出行的体验。当更多人能轻松拥抱“绿树阴浓夏日长”的诗意,当更多地方的文旅资源被激活,铁路必将继续书写“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篇章,让每个夏日都成为文旅融合的黄金时节。(林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