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团队(该团队成功入选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承接了昆山市高新区泾河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班,在为期5天的志愿服务里,团队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团队成员专业特色,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理念融入团队核心特色课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民族团结主题课程。同时,团队成员立足城市社区儿童成长需求,设置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文明生活、快乐学习、艺术素养、科技创新、课业辅导八大维度课程,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多彩假期。
在非遗剪纸课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讲述了剪纸这一古老而灵动的民间艺术,从“对折剪、阳刻、阴刻”等基本技法入手,现场示范如何将一张普通的红纸化作栩栩如生的图案。每一刀都耐心细致,确保孩子们看得懂、学得会。轮到孩子们动手实践时,他们拿起小剪刀,先在纸上描出心中的奇思妙想:有的剪出腾飞的龙,有的剪出绽放的花,还有的剪出温暖的福字。随着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纸屑纷飞,红纸在指尖翻飞。当作品徐徐展开,教室里立刻响起阵阵惊叹——原本平展的红纸变成了层次丰富、线条灵动的剪纸艺术品,每一幅都独一无二,仿佛映照着孩子们纯真的内心世界。这堂非遗剪纸课,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在他们心中悄悄播下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艺术素养课程中,“民族团结在我心之民族特色服饰绘画”课程备受孩子们喜爱。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向孩子们介绍了各民族的特色服饰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画笔描绘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每一笔都饱含着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与热爱。通过绘画,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之美。
科技创新系列课程同样精彩纷呈。在“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课程中,志愿者们通过趣味互动讲解,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踊跃参与,感受着科技带来的无限魅力。在“魔法光学之VR眼镜手工制作”课程中,孩子们亲自制作手工VR眼镜,体验其中奇妙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队此次在昆山泾河社区的“七彩假期”实践,是高校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服务的生动写照。该活动有效缓解了社区家庭“看护难”的问题,为孩子们营造了安全、充实、快乐的成长空间。青年志愿者们以专业学识和奉献精神,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宗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挺膺担当的青春风采,为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区和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坚实的青春力量。(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