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志愿者以青春足迹点亮童心:乡村儿童在感受艺术魅力中共筑乡野梦想

大连艺术学院志愿者以青春足迹点亮童心:乡村儿童在感受艺术魅力中共筑乡野梦想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12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大连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组建的“艺心向阳,乡约盛夏”实践队,怀揣着对乡土文化的向往,踏上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征程。该校志愿者以自然为课堂,通过趣味性与知识性实践活动,在乡村儿童心底筑牢守护故土的信念。

乡遇青春:从农场故事读懂乡土情怀

“你们发现了吗?这片扎根土地的向日葵花田,见证着咱们农场与乡土共生长的故事呢!”活动伊始,向日葵农场负责人带着同学们站在花田边,细细讲述农场的过往与现在。通过泛黄的老账本与如今的研学活动照片对比,志愿者们对乡土情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活动内容延伸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通过系统性的文化知识传授和实践指导,让志愿者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更深入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引导乡村儿童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信念,在乡野间传承并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脉络,共同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传承文化、振兴乡村的精神使命。

农场制作人带领志愿者丰富乡土文化知识

志愿者走进乡野感受乡土文化

田间筑梦:自然课堂播撒文化传承种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木屋内,志愿者们主动协助老师为孩子们分发早餐。他们一边引导孩子们品尝农场的有机食品,一边娓娓道来珍惜粮食等相关知识,让爱惜粮食的观念在孩子们心底悄然扎根。

活动内容延伸至自然实践。“看,树叶的纹路印在布上啦!”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学子更是发挥专业特质,艺术教育专业的同学们精心设计了“树叶找朋友”“树叶拓染”“小小农夫”等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活动,以自然为课堂,用艺术作桥梁,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绽放笑容。阳光下悬挂的帆布包,不仅展现着艺术教育的成果,更凝结着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巧思,在孩童心中播下热爱文化与艺术的种子。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参与“小小农夫”活动

志愿者耐心指导小朋友们制作树叶拓染

乡筑未来:让温暖点亮乡土星光

“青春足迹,筑梦乡野”—这句饱含热枕的宣言,不是活动的句点,是梦想的起航的号角。田埂上留下的每一串脚印,木屋里传递的每一份欢笑,拓染布上定格的每一抹自然色彩,都成了青春与乡野对话的印记。志愿者带着这份牵挂踏上归途,而在孩子们心中,那颗被温暖浸润的种子已悄悄扎根,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都将成就更好的时代。

活动中,志愿者们学会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让一群人去影响另一群人。对乡村孩子而言,一次倾听、一个鼓励,都可能在他们心中种下对未来向往的种子。今天我们用真心传递温暖,来日他们便会携着这份力量建设家乡、拥抱世界。“三下乡”的意义,正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照亮自己与家乡的星。

孩子们与志愿者嬉戏玩闹

全体人员在农场标志性建筑物前合影留念

大连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事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艺术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土,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持续书写青春与热爱的答卷。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