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水库:湖光山色美如画

红山水库:湖光山色美如画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09: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红山水库,宛如天地间精心勾勒的长卷,熔铸水利工程的雄浑与自然山水的灵秀。以镜头为眼、光影为笔,可窥见其藏纳的多重诗意 —— 是工程与自然的对话,天地与人文的交融,时光与生命的共鸣。

8月4日,在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拍摄的红山湖。(李富 端木 摄)

红山水库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水库,位于西辽河支流老哈河中游,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大坝如巨龙横卧,混凝土轮廓划破水面。“红山水库” 四字沉默伫立,见证半世纪风雨。坝体折线间,泄洪道流水潺潺,坚硬与柔软、静止与流动碰撞,演绎人类智慧与自然规律的博弈。周边葱郁草木攀附岩壁,为冷峻工程披绿装,让 “征服” 化作 “共生” 的注脚 —— 大坝不再是割裂天地的屏障,而是嵌入山水的坐标,既有镇守安澜的力量,亦藏拥抱生机的温柔。

湖面是被岁月打磨的镜子,平展铺陈。晴空下,收纳整片蓝天的湛蓝,云朵的絮语拓印成碎银波纹;多云时,青灰色水面晕染朦胧意境,似与天际雾霭私语。游船孤影划过,涟漪如丝帛轻绽,转瞬归复平静 —— 这方水域以极致静谧,包容天地的喧嚣与灵动,将广阔与幽寂凝练成永恒画面,每道波光都诉说 “静水流深” 的哲思。

黄昏是红山水库最浓墨重彩的笔触。天际泼洒粉紫、橙金的颜料,山峦渐隐雾霭,大坝镀上暖晖,与冷冽湖水形成对峙。霞光似火,却温柔包裹一切:水面倒映的彩云如燃烧的绸带,远山轮廓在明暗间流转,连空气都弥漫 “夕阳无限好” 的怅惘与沉醉。这一刻,时间慢成流质,天地化作调色盘,红山水库以光影为媒,将瞬间绚烂蚀刻成永恒记忆。

8月4日,在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红山湖下游孤山子村拍摄的稻田。(李富 端木 摄)

水库的价值,更在滋养生命的律动。远处整齐如棋枰的农田,翠色欲滴,诉说水利灌溉的丰饶。自然馈赠与人类耕耘交织:水库是风景,更是命脉 —— 以澄澈水流哺育庄稼,以稳定生态庇护生灵,让 “湖光山色” 的诗意,扎根于 “仓廪殷实” 的踏实。绿色田畴与蓝色水面遥相呼应,诠释 “美” 的双重维度:既关乎视觉震撼,更系于生命存续。

红山水库的美,是多面交响:工程硬朗与自然柔和共生,湖面宁静与晨昏热烈交织,风景秀丽与功用实在相融。它如立体诗篇,每道褶皱、每道波光,都讲述人与自然相知相惜的故事。凝视这片湖光山色,看到的不仅是如画景致,更是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本 —— 这,或许正是红山水库最动人的注解。(李富 端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