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让世界看见张掖!2025张掖黑河半程马拉松即将启动报名

921,让世界看见张掖!2025张掖黑河半程马拉松即将启动报名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8 14: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张掖,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水,滋养出了张掖“塞上江南”之美誉,地处北纬38°黄金地带,因孕育农作物无限可能使“金张掖”之名响彻全球。

九月的张掖,色彩斑斓,美景如画。2025年张掖·黑河半程马拉松即将在9月21日激情开跑。赛道以甘州府城为起终点,串联黑河新城大桥、芦水湾旅游度假区、黑河林场等地标。让跑者在21.0975公里的征程中,品味古城魅力,享受旅行的快乐。

文化之城:千年文脉的时光回响

在张掖跑一场马拉松,脚步丈量的不仅是21.0975公里里程,更是一条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

作为赛事起终点的甘州府城,这座承载千年丝路繁荣与文明交融的文旅新地标,它深深扎根于张掖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漫步在府城的大街小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商旅云集、驼铃声声的繁华时代。

而张掖的文化魅力,远不止于此

城中的大佛寺保存着国内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马蹄寺的悬崖佛窟令人叹为观止,黑水国遗址,见证着岁月的变迁。钟鼓楼巍然屹立,山西会馆雕梁画栋,都在诉说着这座丝路重镇的辉煌过往。

丝绸之路的繁华在这里沉淀,古建筑的梁柱刻画着岁月的年轮,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这座被时光珍藏的古城,保留着河西走廊最完整的文明印记。赛后,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厚重的历史馈赠。

旅游之城:自然奇观的极致呈现

有人说,张掖是河西走廊的“地貌盲盒”,汇集了雪山、草原、丹霞、戈壁、沙漠、湿地等丰富的地质奇观,随手翻开都是惊喜。

早已被《国家地理》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的七彩丹霞,赤红、金黄、赭褐的岩层如凝固的海浪,记录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壮美诗篇。而“2亿年前的海底”--平山湖大峡谷,则像遗落在地球的“火星基地”,被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丽之地。

闲暇放松时,不妨前往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山丹军马场,观赏骏马奔腾、仰望璀璨银河、探秘原始森林。

生态之城:山水滋养的绿色奇迹

张掖的生态之美,一半书写在阡陌纵横的沃野,一半流淌于碧波荡漾的绿林与湿地。

这里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沛,土地肥沃,灌溉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小杂粮、葵花、蔬菜等80多种农产品和名贵中药材,先后被命名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十强区、万亩供港澳蔬菜基地、国家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县、全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家4A级景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芦苇丛中栖息着众多国家级保护动物;黑河林场则以1800万株耐旱树种,筑起6万亩绿色屏障,将戈壁荒滩改造成生态廊道,为跑者提供丰富的负氧离子。

本次半程马拉松的路线精心设计,让跑者充分领略张掖“沃野连阡陌,绿洲映碧空”的生态之美。

美食之城:烟火人间的风味盛宴

在张掖的街头巷尾,粗犷与细腻奇妙地融合在地方美食里。这里的人民生性好客,淳朴热情。在这里与跑友享受味蕾与文旅的奇妙碰撞,感受酣畅淋漓的西北风味,品味岁月沉淀的美味传奇,应该是此行的不二选择。

炒炮是张掖人最硬核的日常,形似炮仗的面条猛火快炒,配着大块卤肉和生蒜,锅气直往脸上扑。而牛肉小饭则是晨起后最温暖的慰藉,面粒吸饱牛骨汤的鲜,就着卤牛肉片下肚,和臊面一样,是刻进张掖人DNA的味道。

张掖硬核凉茶--杏皮茶,堪称解腻神器。用李广杏干熬煮,冰镇后酸甜沁脾,盛夏时随手一杯,酷热和疲惫瞬间消散。随处可见的手工酸奶更是一绝,表面结着厚厚的金黄色奶皮,入口浓稠绵密,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面要筋道,肉要管够,甜要痛快,辣要过瘾--张掖人的豪迈脾性,就藏在这些烟火气十足的美食里。

以奔跑的姿态,邂逅“金张掖”

9月21日,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奇的土地。从甘州府城到黑河林场,从历史街区到生态廊道,每一步都在古今交融的美景中,续写当代活力与故事。

“不到张掖非好汉”“不到甘州心不甘”“不到府城很遗憾”。

赛事报名即将开启,期待与你相约张掖!

2025,让我们一起--跃马祁连山下彩虹张掖,问鼎黑河之畔诗意甘州!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