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悄然敛去,秋风初吻山梁。当第一缕秋光漫过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的原野,连片谷子宛如被打翻的金粉罐,串串谷穗似凝固的浪涛,沉甸甸坠弯秸秆,在绿野间泼洒出一幅流光溢彩的丰收序曲。
晨露未消,四分地村的谷子田里,种植户蹲在垄间,粗糙指腹摩挲着饱满谷粒,眼角笑出两道弯月牙:“你瞅这金珠子,密得能攥出油来!春里墒情好得像老天递水瓢,镇上农技员骑摩托跑遍 每 个村,裤腿沾着泥点就往田里扎 —— 现在就盼镰刀一亮,这‘金扁担’得压弯腰!” 微风掠过,谷浪轻晃,“沙沙” 声里,每粒谷子都在把阳光酿成琥珀色的甜。
8月7日,在松山区王府镇四分地村拍摄的谷子地。(李富 端木 摄)
这片丰收底气,藏在农技员的 “田间密码” 里:测土配方施肥像给土地 “号脉开方”,氮磷钾精准补给;性诱剂布下 “温柔陷阱”,让害虫无影无踪;矮秆抗倒品种扎根沃土,稳稳接住每道阳光。
当秋风为谷穗镀上金辉,王府镇的田野正书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的现世篇章。满田金浪里,藏着农技员的泥脚印、农户掌心的老茧,更藏着乡村振兴路上,土地与汗水的深情对谈 —— 待开镰时,整座小镇都将浸在谷香里,醉成一幅永不褪色的丰收画。(李富 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