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杨家湾:阳光玫瑰绽芬芳 “金穗穗”串起新希望

内蒙古杨家湾:阳光玫瑰绽芬芳 “金穗穗”串起新希望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8-08 09: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初秋时节,果香漫野。走进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杨家湾田园综合体设施农业区,大棚错落有致,翠绿藤蔓如织网般蔓延 —— 这是园区引进的阳光玫瑰葡萄,串串晶莹剔透的青提垂坠枝头,在日光下泛着琥珀光泽,清甜气息弥漫田间。这片蓬勃生长的葡萄园,不仅勾勒出丰收盛景,更串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脉络。

8月6日,红山区杨家湾田园综合体,种植户李春学正在和镇干部研究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的上市销售事宜。(李富 端木 摄)

杨家湾田园综合体阳光玫瑰葡萄采摘园经营人李春学捧着沉甸甸的果穗,眼角笑出褶皱:“你瞧这串葡萄,颗粒匀整、果粉鲜亮,品质绝对拔尖!咱这葡萄全用营养土栽培、滴灌养护,环境洁净健康,吃得放心!” 作为园内深耕多年的 “老把式”,他坦言,阳光玫瑰对技术、土壤和气候要求严苛,“不单要大棚种植,还得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而这一切,在杨家湾葡萄园都成了现实:从花期疏花、水肥精准调控,到病虫害绿色防控,每道工序都有技术专员把关;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土壤墒情,让葡萄 “喝足水、晒好阳”。

“市场批发价 每斤15 元 ,每个棚年产值约 5 万元,我种两个棚,今年产值稳超 10 万!” 李春学算起收益账,语气里是藏不住的欣喜。曾经 “靠天吃饭” 的种植模式,如今在科技赋能下实现 “质”“量” 双升 —— 阳光玫瑰甜度突破 18°,外观品相 “百里挑一”,“金穗穗” 成了农户的 “定心丸”。

葡萄基地环境优美如画,营养土培育、滴灌滋养的模式,既保障葡萄洁净安全,又让风味愈发香甜 —— 这般 “美貌与美味并存、营养与安全兼具” 的品质,正是杨家湾阳光玫瑰的底气。依托千亩葡萄园,园区探索 “采摘体验 + 农事研学 + 电商直播” 全产业链模式:采摘游吸引市民体验田园乐趣,周末日均接待游客超 200 人;电商直播让 “红山青提” 直飞全国,单场直播销量破千斤;就业带动更吸纳周边农户参与种植、管护、包装,年带动就业超百人次。村民张大姐笑称:“在家门口上班,学技术还分红,日子更有奔头!” 从 “卖葡萄” 到 “卖体验”“卖品牌”,阳光玫瑰不仅是农产品,更成为 三产融合的 “引擎”,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超百万元。

从 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新机,阳光玫瑰大棚从零星试种到规模集群,从单打独斗到产业协同,杨家湾田园综合体以 “小葡萄” 撬动乡村振兴 “大文章”。园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 品种改良、品牌塑造,推动阳光玫瑰与文旅、康养融合,打造 “四季有景、全年创收” 的田园综合体样板,让 “致富果” 惠及更多农户。

串串青提挂枝头,致富希望满田园。在红山区杨家湾,阳光玫瑰的芬芳里,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李富 端木 王伟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