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栗交融焕新颜:首都高校学子助力古村振兴

红栗交融焕新颜:首都高校学子助力古村振兴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8-07 15: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村新韵探索团"的硕博士走进房山区周口店镇长流水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这支青年团队以"红栗交融·古村新韵"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和百年古栗树生态价值,为这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京西古村注入新时代的发展活力。

实践团与村书记合影

长流水村作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节点,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实践团成员们踏访了四区区公所流动办公旧址、烈士旧居等革命遗迹,重走了红色背篓小道等具有历史意义的路线。在对抗战老兵后人的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了那段烽火岁月中的英雄故事。为了制作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内容,实践团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抗战老兵的故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录制。

实践团成员采访抗战老兵后人

村内145株百年古栗树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这些古树历经百年沧桑,不仅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变迁,也铭记了往昔的烽火岁月。驻村第一书记张勇向实践团介绍,如今这片古栗林已开发为“栗香漫谷”休闲项目。然而,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正是当前亟需专业人士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所在。

实践团成员在栗香漫谷合影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既守住文化根脉,又注入创新活力。”团队成员表示。该实践作为“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中国石油大学"古村新韵探索团"供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