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4年,可门发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以“四更”“六优”一流“新可门”为方向,将改革贯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治理效能全链条,推动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创近十年最佳业绩,总装机容量跃升至440万千瓦,成为福建省装机规模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企业,交出了一份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以改革筑牢安全根基,扛稳能源保供“国之大者”
可门发电公司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两个至上”,将安全生产作为改革深化的首要任务,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传统管理瓶颈。通过优化责任体系,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从“被动管控”到“主动履责”的转变。
在可门三期项目建设中,该公司高效统筹安全、质量、工期等因素,以“模块化施工+数字化监控”改革工程管理模式,历时23个月完成两台百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投产,创造了高参数百万煤电机组建设的“华电新速度”,为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墙”注入强劲动能。
为不断加强设备可靠性治理,该公司以改革思维重构设备治理体系,通过“对标管理+动态考核”机制,紧抓燃煤掺烧、运行方式优化、设备综合治理、节能提效改造等关键要素,有序实施机组能效提升改造,机组安全保障能力和节能减排能力不断提升,1号、4号机组分别荣获中电联2024年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5A”“4A”级称号。在电煤保供中,通过“长协煤+市场煤”弹性采购模式,建立库存预警与调运响应联动机制,以市场化改革手段保障能源供应链安全稳定。
以改革激活创新引擎,抢占绿色转型制高点
“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根本。”
可门发电公司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持续激活创新“第一动力”。聚焦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改革,联合设计院、制造厂创新采用带小发电机的双机回热系统、国内首台套国产全容量汽动给水泵组、DCS全国产化等先进技术,提升发电效率,降低燃煤消耗,实现机组发电标煤耗较全国行业平均水平低10%。
同时,通过优化燃烧器配风结构、改进分级燃烧策略、创新智能控制系统等方式,实现技术突围,成功克服锅炉转湿态运行风险,机组实现在20%负荷下不投等离子稳燃运行,达到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深度调峰要求,达到目前国内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最优秀水平。
在低碳转型领域,该公司以改革破局传统路径依赖,积极开展烟气碳捕集科技项目前期研究,成功编制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碳捕集技术与制甲醇技术相结合的前瞻性研究,持续推进机组低碳化改造。
2024年,公司共获得32项专利受理,30项专利授权;2项QC课题斩获全国电力行业协会三等奖、1项QC课题斩获福建省电力行业协会特等奖。
以改革提升治理效能,激发人才队伍新活力
制度建设与机制改革如双轨并行的动力引擎,持续释放治理效能,可门发电公司努力以改革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该公司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年年更新、动态适配”为原则,构建制度体系的“活水池”,2024年动态优化106项规章制度,将改革要求嵌入管理全流程,让每项管理都有章可循。构建内控合规风险委员会,统筹风险防控、法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机制,织密全链条风险控制网络,保障国企改革按正确要求落实,不断提升公司经营质效。
在选人用人上,推行“阳光赛马”机制,通过把选人用人的政策、标准、程序和方法亮给员工,公开竞聘覆盖100%中层岗位,变“相马”为“赛马”,真正让干得好的赛得出、能力强的选得上。深化激励机制改革,实施“个性化考核+登高目标奖励”,经理层挑战性指标占比达50%。通过末等调整、专项奖励等举措,推动组织效能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跃升,改革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活力。
改革潮涌再扬帆。站在新起点,可门发电公司将以更高站位推进改革攻坚,在安全生产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绿色转型中强化科技改革突破,在治理升级中释放人才活力,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企业,福建公司加快创建居于领先地位的集团公司一流标杆企业贡献澎湃动力!(郑东川,汤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