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赤峰蒙古族中学体育场内,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女子搏克比赛热血开锣。蒙古族传统摔跤的雄浑魅力与选手们的拼搏英姿,在赛场上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民族体育画卷。
7月28日,赤峰蒙古族中学体育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在进行女子搏克比赛。(李富 端木 韩文悦 摄)
搏克,作为蒙古族传承千年的摔跤技艺,素有 “草原力量象征” 之誉。比赛中,选手们身着饰满金属铆钉的黑色坎肩(昭德格),脚蹬皮质长靴,以古朴而充满张力的姿态对峙。赛场上,“勾腿绊摔” 的凌厉、“借力旋推” 的巧劲,将力量与技巧的博弈推向极致 —— 选手们弓步沉身、锁臂对抗,每一次攻防转换都牵动全场目光,尽显草原摔技的独特韵味。
巾帼风采:打破边界的文化传承。不同于传统搏克赛场的男性主导,本届女子赛事更添一抹亮色。参赛选手们以强健体魄诠释 “巾帼力量”,不仅突破性别藩篱,更让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焕发新活力。现场观众的呐喊中,既有对竞技精彩的惊叹,也饱含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共鸣。一位选手赛后坦言:“穿上昭德格,摔的是技法,更是对祖先智慧的致敬。”
作为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赛事,女子搏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为展示民族文化、促进多民族交流的纽带。赛事主办方表示,传统体育的延续,需在坚守中创新 —— 女子搏克的发展,正是民族文化 “活态传承” 的生动实践。这场草原力量的对决,不仅书写着体育竞技的热血篇章,更将蒙古族文化的坚韧与智慧,传递给更广阔的天地。(李富 端木 韩文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