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板香瓜创品牌 成为乡村振兴 “甜蜜引擎”

内蒙古大板香瓜创品牌 成为乡村振兴 “甜蜜引擎”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7-24 09: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眼下,正值香瓜成熟上市的旺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的种植户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田间地头,采摘、包装、运输…… 每一个环节,农户们都亲力亲为,精心把控,空气中弥漫着香瓜的清甜气息,一幅丰收的喜悦画卷正徐徐展开。而这一颗颗饱满圆润、香气四溢的大板香瓜,不仅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名片,更化作乡村振兴的 “甜蜜引擎”,驱动着村民迈向富裕生活。

巴林右旗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游客正在品尝和挑选香瓜。(李富 端木 摄)

“以前我种玉米,每年忙到头一亩地纯收入也就四五百元。自从 2021 年开始种香瓜后有了巨大变化,每年每亩地的纯收入都在 4000 元以上。” 站在郁郁葱葱的香瓜地里,种植户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喜悦。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大板香瓜给当地农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变化。

大板香瓜的主产地莫日古其格村,地处北纬 43° 黄金种植带,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让香瓜能够充分积累糖分。同时,当地的土壤为沙壤土,透气性好,排水性佳,为香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凭借着这样卓越的品质,大板香瓜成功跻身全国 “名特优新” 珍品行列。

“莫日古其格村有种植香瓜的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近年来,大板镇党委、政府依托莫日古其格村推出了‘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模式,让香瓜产业从零散种植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大板镇党委书记唐国杰介绍道。这一 “五统一” 模式,为香瓜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香瓜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

巴林右旗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农民正在收获香瓜。(李富 端木摄)

为了培育出高品质的香瓜,莫日古其格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精挑细选,引进了 “白糖脆”“四个 9” 等优质香瓜品种。这些品种皮薄肉厚、香甜脆嫩,从源头上为高品质香瓜的产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种植过程中,瓜农们始终坚守生态种植的理念。他们大量使用农家肥,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土壤质量,让土地更加肥沃,还使得大板香瓜的口感更加纯正、自然,保留了香瓜最本真的味道。此外,当地积极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每亩地可节水 30% 以上,同时还能使土壤温度提升 3 到 5 摄氏度,为香瓜营造了更为优质、舒适的生长环境,助力香瓜茁壮成长。

统一管理是保障香瓜品质的重要环节。大板镇为种植户制定了严格的种植管理标准,组织专业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从香瓜的苗期到结果期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种植过程规范有序,为香瓜的高品质保驾护航。

7月23日,巴林右旗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农民正在采摘香瓜。(李富 端木 摄)

统一销售则彻底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莫日古其格村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与外界对接,成功将香瓜推向了北京及周边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让大板香瓜能够走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

7 月 22 日中午,来自天津的客商张先生带着货车专程来到香瓜地,采购当季新鲜香瓜。“大板香瓜皮薄肉厚,香甜脆嫩,甜度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张先生一边查看香瓜品质,一边满意地说道。当天,一车 2 万斤香瓜装满后便迅速运往天津市场,预计次日一早,天津市民就能品尝到来自赤峰大板的这份甜蜜味道。

7月23日,巴林右旗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游客正在采摘香瓜。(李富 端木 摄)

香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周边农民带来了增收的好机会。随着大量香瓜成熟上市,香瓜基地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采摘、挑选和装车工人。莫日古其格村的一位农民就在基地从事采摘工作,他高兴地说:“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收入近 200 元,不到一个月的采摘季,收入就能超过 5000 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巴林右旗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农民正在挑选香瓜。(李富摄)

在 “五统一” 模式的推动下,大板香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25 年,在莫日古其格村的示范带动下,巴林右旗大板镇香瓜种植面积达到 10000 余亩,亩产 6000 多斤,每亩纯收入超过 4500 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如今,大板香瓜凭借其卓越的品质,成功注册了 “巴林右旗大板甜瓜”“大板香瓜” 品牌,还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香瓜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一颗颗香甜的大板香瓜,正以强劲的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 “甜蜜引擎”,带动着当地乡村在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李富 端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