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的田间地头涌动着丰收热潮。连片的瓜田里,圆润饱满的香瓜披着翠绿外衣,散发着清甜果香。“过去种玉米每亩收入刚过千元,如今改种香瓜,每亩年收入增加800元,这‘甜蜜产业’真是种出了好日子。”种植户高兴地说。
巴林右旗大板镇,网红“赤峰老秦”正在线上展示香瓜 。(李富 端木摄)
巴林右旗大板镇,农民正在采摘香瓜。(李富 端木 摄)
曾长期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为破解发展瓶颈,大板镇驻村工作队、农业土专家遍访田间地头、实地勘察,依据43°黄金种植带的积温条件、沙壤土特性,敲定发展高附加值的香瓜种植产业。在专家指导下,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双地膜覆盖等现代农业技术,每亩节水30%以上,土壤温度提升3—5℃。从播种、施肥到浇水、除草,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香瓜绿色健康、品质上乘。
巴林右旗大板镇,游客采摘香瓜。 (李富 端木 摄)
采摘季的瓜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麻利地将香瓜分拣装筐,指尖翻飞间,一级果、二级果各归其位。“每天能挣180元,还不耽误回家喂牛羊、接孩子放学。”这样在瓜田务工的村民在采摘季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让小小香瓜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如今的大板镇,瓜果飘香,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同香瓜的甜度,节节攀升。从传统农耕到特色种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这片北疆沃土上,香瓜藤蔓正牵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李富 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