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板镇:小香瓜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内蒙古大板镇:小香瓜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11: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的田间地头涌动着丰收热潮。连片的瓜田里,圆润饱满的香瓜披着翠绿外衣,散发着清甜果香。“过去种玉米每亩收入刚过千元,如今改种香瓜,每亩年收入增加800元,这‘甜蜜产业’真是种出了好日子。”种植户高兴地说。

巴林右旗大板镇,网红“赤峰老秦”正在线上展示香瓜 。(李富 端木摄)

巴林右旗大板镇,农民正在采摘香瓜。(李富 端木 摄)

曾长期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为破解发展瓶颈,大板镇驻村工作队、农业土专家遍访田间地头、实地勘察,依据43°黄金种植带的积温条件、沙壤土特性,敲定发展高附加值的香瓜种植产业。在专家指导下,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双地膜覆盖等现代农业技术,每亩节水30%以上,土壤温度提升3—5℃。从播种、施肥到浇水、除草,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香瓜绿色健康、品质上乘。

巴林右旗大板镇,游客采摘香瓜。 (李富 端木 摄)

采摘季的瓜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麻利地将香瓜分拣装筐,指尖翻飞间,一级果、二级果各归其位。“每天能挣180元,还不耽误回家喂牛羊、接孩子放学。”这样在瓜田务工的村民在采摘季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让小小香瓜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如今的大板镇,瓜果飘香,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同香瓜的甜度,节节攀升。从传统农耕到特色种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这片北疆沃土上,香瓜藤蔓正牵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李富 端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