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以"便民利民惠民"理念破解殡葬服务痛点

巴林左旗以"便民利民惠民"理念破解殡葬服务痛点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7-03 09: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原本以为办理父亲的后事会跑断腿,没想到在服务大厅一次就办好了所有手续,工作人员还全程陪着,心里暖乎乎的。"近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居民王女士在旗殡仪服务中心办完丧事后感慨道。今年以来,巴林左旗民政局以"逝有所安、故有所尊、思有所依"为目标,在全区旗级层面率先推出殡葬改革"二十条举措",通过流程再造、费用减免、服务升级等组合拳,将群众眼中的"麻烦事"变成"省心事",交出了一份民生服务的暖心答卷。

便民先行:流程再造实现"一站式"服务零差评

走进巴林左旗殡仪服务中心大厅,"一次性告知单"和"业务流程图"在醒目位置公示,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家属办理手续。"过去办火化证明、户口注销要跑民政、公安好几个部门,现在在这儿交一次材料就全办了。"前来办理业务的李先生指着墙上的"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流程图说。

为破解殡葬服务"多头跑、材料繁"难题,巴林左旗整合业务咨询、费用结算等6大板块服务,建立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大厅。群众只需提交一次死亡证明等基础材料,即可通过民政与公安、人社等部门的数据互通,同步完成火化证明开具、户口注销、遗属待遇申领等事项。针对群众悲痛情绪,中心推行"一对一"全程引导服务,工作人员不仅协助填表、复印材料,还提供心理疏导。截至目前,服务大厅实现群众投诉"零差评",平均办事时长缩短20%,470余户家庭受益于"最多跑一次"改革。

在优化服务的同时,巴林左旗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工作人员佩戴党徽上岗,服务标准和监督电话在大厅电子屏实时公示。"三亮公开栏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殡仪服务中心主任张建军说。

利民为本:清单管理筑牢殡葬服务"阳光底线"

"以前担心被推荐高价服务,现在看到清单外没任何收费,心里踏实多了。"蒋先生在服务大厅的收费公示栏前驻足良久。巴林左旗全面取消"高中低"档收费陷阱,将基本殡葬服务精简为遗体接运、火化等4项,延伸服务严格控制在8项以内,清单之外严禁收费。服务大厅电子屏滚动播放收费标准,手册、标语等宣传材料随处可见,群众可自主勾选服务项目,彻底杜绝诱导消费。

针对特殊群体,巴林左旗建立殡葬费用减免"绿色通道"。2025年以来,已为997户困难家庭减免基本服务费91.87万元,单笔最高减免达8000元。同时,该旗投入专项资金启动火化设备更新、公益性公墓建设等工程,新增骨灰寄存格位500个,遗体接运专线24小时畅通,构建起"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投诉反馈"全链条服务体系。

"生命有爱·服务有情"公众开放日活动成为连接群众与殡葬行业的桥梁。活动中,市民代表实地参观火化车间、骨灰寄存室,见证服务全流程。"原来殡葬服务这么规范,工作人员的付出让人感动。"参加活动的市民赵女士说,开放日让群众消除了对殡葬行业的误解,认可度显著提升。

惠民为要:减费提质推动殡葬改革"绿色转型"

"取消18个收费项目,光骨灰装盒一项就省了800元。"蒋先生拿出收费清单对比道。巴林左旗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非必要收费,大刀阔斧取消高档拣灰炉、灵车挂彩等18个项目,累计为群众减负4320元/户。同时建立服务回访机制,每月抽取20%服务对象开展满意度调查,对违规收费行为实行"黑名单"管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3次。

在推行惠民政策的同时,巴林左旗大力倡导绿色殡葬。《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实施以来,已建成花坛葬、树葬等生态墓穴562套,为35户选择生态葬的家庭发放奖补资金3.75万元。"厚葬不如厚养,父亲的树葬墓前种了松柏,每年清明来浇水更有意义。"市民刘女士在生态安葬区擦拭墓碑时说。该旗还开展"三沿七区"散埋乱葬整治,通过植树缅怀、鲜花祭奠等方式引导群众摒弃焚烧纸钱等陋习,累计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2万份。

如今的巴林左旗,殡葬服务已从"满足基本需求"向"传递生命温度"升级。"殡葬也是民生,我们将持续完善'二十条举措',让群众在人生终点感受到改革的温度。"巴林左旗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平台建设,探索远程告别、云端祭扫等新服务,让惠民政策惠及更多家庭。从"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到生态安葬的文明,巴林左旗正以实干实效书写着新时代民生服务的暖心篇章。(李富 端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