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甲子的喝彩!北影节300余部影片打造光影盛宴

18日晚,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雁栖湖畔拉开帷幕。9天时间里,300余部影片展映、“天坛奖”评奖、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电影嘉年华等数百场活动,打造出一场跨越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光影盛宴。

两甲子的喝彩!北影节300余部影片打造光影盛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18 20: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两甲子的喝彩!北影节300余部影片打造光影盛宴

新华社记者杨淑君

一场光影盛宴如约而至。

18日晚,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雁栖湖畔拉开帷幕。9天时间里,300余部影片展映、“天坛奖”评奖、北京市场、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电影嘉年华等数百场活动,打造出一场跨越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光影盛宴。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主海报。(北影节组委会供图)

这是电影的盛会——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时光回溯,光影留痕。

“北京展映”特别策划“两甲子的喝彩:中国电影特展”与“130年的自画像”两大主题,带领观众回溯电影的百年历程。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首映这部影片的北京大观楼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如今,老字号林立的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人声鼎沸,“中国电影诞生地”吸引来往行人驻足。复古吊灯、大红灯笼、木制桌椅……步入大观楼影城,时光仿佛倒流。

2025年4月14日,游客参观北京大观楼影城。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

电影节期间,《龙凤呈祥》《霸王别姬》《赵氏孤儿》等10部京剧电影将在大观楼影城放映。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电影技术到数字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变。

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世界上第一场电影,到风靡全球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震撼视觉效果展示中国神话魅力,科技与文化奇妙交融,不断演绎出新的精彩。

本届北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迭代升级,聚焦全球影视科技前沿,构建“学术+科技+电影”的对话共创平台。

电影节还关注沉浸式影像,展映《线迷宫》《看不见的朋友》《寻迹》等40余部作品,涵盖VR、AR、MR、三折幕、环幕等多种技术形态,为观众打造更具互动性与沉浸感的艺术体验。

这是电影人的对话——

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收到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长片报名,其中国外报名影片比例接近90%。中国影片《好好的》、瑞士影片《弗里达的审判》等15部作品最终入围。

北影节期间,中外影人齐聚一堂,通过电影展映、论坛交流等活动,分享各自的文化与创作经验。中国导演姜文、贾樟柯及法国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将在电影大师班开讲;“国际会客厅”将邀请国际知名电影节选片人代表来京,组织看片、分享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青年电影人才的发掘、培养。北影节通过“项目创投”等单元,构建青年影人交流平台,为更多青年电影人提供资金、资源支持。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年度最受期待青年导演作品”盛典,精选推介8部新人佳作,为行业输送新生力量。

2025年,北影节还全新设立了“绿洲”单元。“通过展映极具类型突破意识的新作,启发海内外影人的创意交流,让电影创作者从中吸取养分。”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说。

这是影迷们的节日——

备受影迷关注的“北京展映”单元今年遴选300余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在京津冀地区的30余家核心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及剧院放映约900场次。4月14日中午开票不久,《红玫瑰 白玫瑰》《让子弹飞》《都灵之马》等影片的票快速售罄。

“拼手速!今年成功买到了《成为齐柏林飞艇》等心仪影片的票。”北影节的“老朋友”、电影爱好者石振伟每年都为自己安排了尽情享受电影魅力的“假期”。“去年北影节我看了20余部电影,很喜欢在电影院里全身心地去融入一场故事,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从电影出发,因电影欢聚。北影节期间将推出以“看电影、爱生活”为主题的北京电影生活节。全市30余家购物中心、600余家商户,线下线上打通电影、餐饮、文旅资源;发放500万元惠民观影券、推出多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线路;“《哪吒之魔童闹海》破亿手绘海报展”亮相文创大集……

“我叫电影,今年才130岁,还在成长,感谢大家喜欢。”今年北影节的主题短片,向观众寄出了一封深情隽永的感谢信。回首百年岁月,光影定格了无数美好瞬间;畅想精彩未来,银幕将呈现更多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