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最高检助力,西畴产业振兴再启新篇

三十载最高检助力,西畴产业振兴再启新篇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4-07 13: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汤检益民帮扶产品展厅顺利落成

2025年3月31日,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迎来重要时刻——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定点帮扶挂职干部李升副书记及西畴县瓦厂村第一书记董敏书记的支持下、西畴县汤检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帮扶产品展厅在文山州驻地七都古镇正式落成。这座集云南产品展示、品牌推广、产销对接于一体的现代化展厅,不仅是企业扩大经营、提升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成为最高检持续帮扶西畴30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

展厅落成:从“田间地头”到“市场前沿”的跨越

新建成的展厅在青山环绕中格外醒目。展厅面积160平方米,整合将近1200个单品,集中了一些比较有特殊性的产品。比如非遗腊肉香肠、罗平蜂蜜、鲜花饼、菌汤包等等。

“去年参加新发地农博会和年货节时,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故事、生产溯源和品质认证需求强烈,这让我们意识到提升经营形象、拓展市场渠道的重要性。”西畴县汤检益民公司负责人李波在落成仪式上表示,展厅的建成,标志着企业从“卖产品”向“树品牌”的转变,让“西畴品质”看得见、信得过。

三十载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蝶变

199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始了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定点帮扶。2023年年底,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帮扶的西畴县建立联系。结合云南西畴县的独特情况,共同开创了“最高检+西畴县+新发地”农产品营销模式,由西畴县完成资源整合、政策落地,新发地全面拓展销售渠道。

产业筑基:从零散种养到全链开发

瓦厂村的产业变迁,正是帮扶成效的缩影。2018年,最高检推动成立全县首家村集体企业——汤检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最高检帮助协调山东企业捐赠八角烘干设备,选派技术专家驻村指导,将全村2400亩八角林从“靠天收”变为“精加工”。随后,汤检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注册了“绿色商标”,还开发了“汤检情”系列产品。目前,草果、八角、咖啡等“汤检情”系列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公司从成立至今,总订单量将近4000万。农产品身价提升了,村民收益也大大提高。 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443户村民共享分红。随着展厅的成立,“最高检+西畴县+新发地”模式将得到延伸。

设施升级:从基础薄弱到宜居宜业

“我2023年来到瓦厂村,这里的老百姓非常质朴,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这样,内心深处真的希望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最高人民检察院驻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第一书记董敏在回忆自己来到瓦厂村后的点滴时说道。从修通第一条硬化路、建起第一座蓄水池,到培育第一个村办企业、打造第一个文创产业园,瓦厂村一步步从“穷山村”变成了“示范村”。

新起点新征程:从“巩固成果”到“全面振兴”

“这样既带动了我们村里边的村集体收入,也拉动了以云南文山西洒镇为中心周边的农产品销售,为这些农产品拓展了销售渠道。”最高人民检察院驻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第一书记董敏在展厅落成仪式介绍道。瓦厂村的实践证明,定点帮扶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硬件”提升更要“软件”赋能。如今,在最高检新一批帮扶干部的接力下,瓦厂村正朝着“产业强、生态美、村民富、乡风好”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1995年的扶贫“第一棒”到2025年的展厅落成,最高检与西畴县的30年携手,是中国特色定点帮扶的生动实践。汤检益民帮扶产品展厅的启用,不仅是一家村集体企业的成长印记,更是一个村庄从贫困走向振兴的里程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片曾被大山阻隔的土地,正以产业为笔、以初心为墨,续写着“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时代新篇。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