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铸“新”,品牌提“质”——雷士照明赋能行业新质生产力新征程

科技铸“新”,品牌提“质”——雷士照明赋能行业新质生产力新征程

来源:大众网 2025-03-17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传统产业如何激发新质生产力、打通革新之路的痛点卡点?雷士照明作为行业领导品牌,以突破底层技术之"新”推动行业转型,以提升品牌价值之"质"驱动产业升级,为照明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树立了典范。

突破底层技术,以"新"推动行业转型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雷士照明持续深耕底层技术创新,坚持探索行业转型新路,做传统行业焕发新生的引路人。

雷士照明始终将底层技术突破作为驱动行业转型升级、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自品牌重塑战略实施以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申请专利超150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超148项。作为行业唯一一家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雷士照明携手中国航天科研机构共建"中国航天照明科技实验室",深度融合航天科技与照明技术,推出了“伴生适然光技术”。该技术聚焦人与自然、光与健康的重要命题,全时可调可控可裁剪,不仅提升了光环境对舒适健康的积极影响,更智慧适配多样化的场景与生活方式。凭借这些成果,雷士照明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标准,引领行业朝着更加规范、高效、创新的方向迈进,并依托“航天光谱”的底层技术创新,引领健康照明新未来。

图:雷士照明伴生适然光技术应用案例

底层技术的革新,进一步赋能终端消费体验的升级。雷士照明通过“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创新,推出了"小雷易家"家居健康照明解决方案。这款简单易用的方案,搭载了前沿的航天级健康照明技术,兼容市场主流智能生态系统,已成为年轻人优选的无主灯方案。

雷士照明从传统制造商向专业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底层技术创新和科技模式创新的双轨并行策略,成功探索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新路径与方向,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行业同样也能焕发新生,为照明行业注入强劲新动能。

摒弃“内卷 ”,以"质"驱动产业升级

“照明行业不仅是‘一盏灯的生意’,更是‘一束光的价值’。雷士照明以远见超越短视,以格局突破内卷。”雷士照明CEO林良琦表示。作为照明行业领导品牌,雷士照明专注“价值的修炼”,从品牌价值、生态建设、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发力提“质”,推动行业向新质生产力2.0新台阶迈进。

近年来,雷士照明不断加大品牌建设投入,2024年的品牌价值攀升至612.36亿元,连续十五年稳居中国照明行业榜首,年复核增长率高达13.37%,为企业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筑牢根基。秉承“共赢共生”理念,雷士照明持续释放品牌势能,强力推动行业生态布局构建。去年底落成的雷士照明中山生态园,是集技术研发、高端制造和智能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与惠州、中山、万州等生产基地形成联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300余家企业发展,撬动区域内近30亿元产业链产值,引领产业整体提量升级、厚积成势。

图:雷士照明中山生态园

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雷士照明将品牌价值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通过公益行动进一步彰显品牌温度与影响力,携手壹基金,发起了“拾光计划”公益行动,致力于改善边远地区校园照明与学习环境,让自然健康的光环境陪伴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去年,拾光计划已成功改造了20所学校、134间教室和65间宿舍。在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的引导下,雷士照明将继续推进“拾光计划”,实现覆盖300所学校,改善50万名青少年的用光环境。

在以“质”修炼“价值”内功的同时,整治行业“内卷”更要“利刃向外”,严厉打击市场不公平竞争和各类侵权现象。针对近期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与侵权行为,雷士照明已启动一系列严厉打击侵权的专项行动,并号召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们一道坚决抵制侵权乱象,保障消费者权益,共同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望照明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林良琦充满信心:“照明行业的创新将朝着人性化、智能化和环保的方向迈进。通过整合先进技术与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洞察,雷士照明有信心为消费者打造更优质、更舒适的照明环境。未来,雷士照明将用科技传递温暖、用创新点亮生活,让科技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