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亿斤左右 粮食产量“新目标”如何达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粮食产量预期新目标——1.4万亿斤左右。新目标该如何达成?提升的空间在哪儿?国家发的“大礼包”装的是什么?

1.4万亿斤左右 粮食产量“新目标”如何达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3-08 19: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粮食产量预期新目标——1.4万亿斤左右。这比去年的“1.3万亿斤以上”有了不小的提升。连年丰收基础上为何还要提产量?新目标该如何达成?提升的空间在哪儿?国家发的“大礼包”装的是什么?

农业农村部部长 韩俊: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两会“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传递出今年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1.4万亿斤左右,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粮食产量预期新目标。

尽管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实际上粮食产需还有一定缺口。未来14亿多人要吃得越来越好,粮食需求还将刚性增长,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供需还是紧平衡,因此必须继续提产能。

去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9亿亩,而耕地、水资源就这么多,继续扩大面积潜力有限,增产重心要转到大面积提单产上。

当前,很多新品种、新技术集成推广还不够,一些增产增效措施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试验田里。与试验田相比,玉米平均亩产低了460斤,小麦低了80斤,水稻低了260斤。去年,我国实施玉米、小麦整建制单产提升,今年又进一步拓展到水稻上,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推广,让大田产量加快追赶试验田。

稳定粮食生产,不能让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吃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到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今年还将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受益”省份出资、“贡献”省份获得补偿的方式,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支持。

我们期待着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装备设施的提升、集成技术的推广,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能够如期达成,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增加砝码,赢得主动!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