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浪潮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安徽财经大学的一支调研团队怀揣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忱,踏上了前往蚌埠地级县的调研之旅,深入探究企业园区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奔赴调研一线,开启探索征程
1月10日上午7点50分,在队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按时集合,此次他们肩负着特殊使命——探究蚌埠地级县企业园区带动乡村振兴的模式、贡献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此次调研的对象,是在蚌埠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和五河国有资本运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五投集团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在五河县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投资活动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一下车,团队成员们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队长的统筹安排下,大家按照分工有序开展工作。
通过交流,团队了解到五投集团共设投资、实业、金服三大板块,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总资产规模庞大。其投资领域广泛,涉及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例如,在乡村产业升级方面,五投集团通过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吸引了众多农业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
图为安徽财经大学“企舞乡韵”共织繁荣梦图实践活动团队合影。通讯员 朱蕊蕊 摄
深入企业园区,洞察振兴密码
下午1点30分,结束了上午的调研后,团队稍作休息后乘车前往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丰原集团凭借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化工分离提取技术,在生化、制药、食品、油脂加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是蚌埠地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一进入丰原集团,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忙碌的生产场景便映入眼帘。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成果。团队成员向企业技术人员询问:“丰原集团如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呢?”技术人员介绍道,集团利用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进行生产加工,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与蚌埠地级县的众多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不仅保障了农户的稳定收入,还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集团还将部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户,帮助他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团队还了解到丰原集团在农村环境改善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企业投入资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后排放,减少了对周边农村水体的污染。此外,丰原集团还开展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农村地区的碳排放,为乡村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和老师了解丰原医药公司产业流程与之交流。通讯员 朱蕊蕊 摄
直面挑战难题,共商发展之策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也了解到两家企业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五投集团的负责人表示,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由于部分乡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分散,导致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同时,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农业科技人才短缺、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对接不紧密等问题。
丰原集团则提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外,在与农村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团队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展开了深入探讨,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其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的有效对接。叶晨雨建议丰原集团加强与农户的合作深度,成立专业的农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沟通协调成本。
图为团队成员和老师与五河投资公司进行交流。通讯员 朱蕊蕊 摄
凝聚青春力量,展望振兴未来
经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调研,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在返程的路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调研心得。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安徽财经大学的学子们深入了解了蚌埠地级县企业园区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智慧的头脑思考发展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更多像这样的调研活动的开展,以及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投入,蚌埠地级县乃至全国的乡村必将在企业园区的带动下,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这些充满激情与担当的青年学子,也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通讯员 朱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