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非科技合作,非洲首台源荷协同智能微网试验舱正式启用

近日,“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在摩洛哥杜卡利大学揭牌,非洲首台“源荷协同智能微网试验舱”正式启用。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杜卡利大学校长阿齐姆教授、埃尔加迪达省政府秘书长赛迪克先生、华电科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首席合规官吴沛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嘉伟、中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摩洛哥分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摩洛哥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等出席。

助力中非科技合作,非洲首台源荷协同智能微网试验舱正式启用

来源:中国电力网 2025-02-14 22: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在摩洛哥杜卡利大学揭牌,非洲首台“源荷协同智能微网试验舱”正式启用。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杜卡利大学校长阿齐姆教授、埃尔加迪达省政府秘书长赛迪克先生、华电科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首席合规官吴沛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嘉伟、中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摩洛哥分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摩洛哥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等出席。

据了解,2024年10月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以及杜卡利大学共同签署《联合建立华电(摩洛哥)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合作协议书》《共建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成立华电(摩洛哥)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共建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此次试验舱交付和实验室揭牌正是上述的进一步落地深化,也是推动中非、中阿能源科技创新合作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该试验舱集光伏新能源、新型融合储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为一体,兼顾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及高能量密度特性,具备高效能,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用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与存储,实现电源侧与负荷侧协同可调,助力构建源荷协同智能微网。未来还将用于技术培训、联合研发及成果转化,为摩洛哥能源智慧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源荷协同智能微网试验舱)

华电科工工作人员表示,该试验舱的成功研制与交付,是中摩双方科研合作走深走实的重要成果。华电科工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中非绿色能源技术研究、先进材料研发、高端装备研制等领域科技合作,助力中非中阿科技合作走深走实。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指出:“华电科工与中摩科研院所以科技合作为纽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本次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和源荷协同智能舱的启动,是中摩科技创新合作的良好开端。中方愿与摩方一道,将实验室打造成为中摩科技合作的典范,为构建中非、中阿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阿齐姆校长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创新与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沿,摩洛哥很高兴能与中国在绿色能源等领域开展合作,期待中摩双方能在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基础上孵化更多合作项目,推动双方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为积极响应2022年中阿峰会提出共建“10个中阿联合实验室”、2024年中非论坛提出共建“30个中非联合实验室”倡议的重要成果——“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是由中国科技部重点支持,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合实验室项目”,由西安理工大学、摩洛哥杜卡利大学与华电科工联合共建。作为华电摩洛哥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联合实验室将聚焦太阳能、风能、储能及氢能等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在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助力中国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及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在非洲及阿拉伯国家取得成效,为全球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及新一轮能源革命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